浅谈WEB跨域的实现前端向

同源策略/SOP(Same origin policy)是一种约定,它是浏览器最核心也最基本的安全功能,如果缺少了同源策略,浏览器很容易受到XSS、CSFR等攻击(可以参考我的这篇文章)。

SOP要求两个通讯地址的协议域名端口号必须相同,否则两个地址的通讯将被浏览器视为不安全的,并被block下来。比如“http页面”和“https页面”属于不同协议;“qq.com”、“www.qq.com”、“a.qq.com”都属于不同域名(或主机);“a.com”和“a.com:8000”属于不同端口号。这三种情况常规都是无法直接进行通讯的。

我们很容易模拟不同源的环境,用iframe来帮忙即可:

<!DOCTYPE html>
<htmlhead lang="en">
    meta charset="UTF-8"title>模拟跨域</headbodyiframe src="http://baidu.com"></iframescript>
    window.frames[0].onload = function () {
        alert("1);
    }
>

上述代码在chrome中会输出blocking信息:

即我们无法监听百度首页文档onload的事件,因为top窗口跟iframe窗体是不同源的。

现代浏览器的确在安全性上下了不少功夫,除了上述提到的默认禁止非同源页面通讯,还新增了CSP(Content Security Policy)报头特性等安全限制功能。不过既然为了用户安全而关闭了一扇窗户,自然也会为开发者开启一扇便利的窗户,要突破SOP的限制,咱还是有不少办法和花样的。

目录

CORS

XDR

HTML5解决方案
   1. Cross-document messaging
   2. WebSocket

JSONP

iframe形式
   1. document.domain
   2. location.hash
   3. window.name

其它形式
   1. 服务器代理
   2. flash socket

CORS

同域安全策略CORS(Cross-Origin Resource Sharing)是W3C在05年提出的跨域资源请求机制,它要求当前域(常规为存放资源的服务器)在响应报头添加Access-Control-Allow-Origin标签,从而允许指定域的站点访问当前域上的资源。我们使用node/iojs来模拟一下(不懂node/iojs?不急,先看下我的入门文章):

服务器端:

require("http").createServer(function(req,res){
  //报头添加Access-Control-Allow-Origin标签,值为特定的URL或“*”
  “*”表示允许所有域访问当前域
  res.setHeader("Access-Control-Allow-Origin","*");  
  res.end("OK");
}).listen(1234);

客户端:

>CORSscript ="jq.js"div>catching data...
    $.ajax({
        url:http://127.0.0.1:1234/,success:(data){
            $(div).text(data)
        }
    })
>

运行客户端页面后,便能看到div内容成功变为服务端发来的“OK”,实现了两个不同域的页面间的通讯。通过上述代码我们也发现,CORS主要是在服务端上的实现(也不外乎是添加一个报头标签),客户端的实现跟常规的请求没啥出入。

不过CORS默认只支持GET/POST这两种http请求类型,如果要开启PUT/DELETE之类的方式,需要在服务端在添加一个"Access-Control-Allow-Methods"报头标签:

服务端:

require("http").createServer();
  res.setHeader(
    "Access-Control-Allow-Methods"
  );
  res.end(req.method+" "+req.url);
}).listen(1234);

XDR

恼人的IE8-是不支持上述的CORS滴,不过不走寻常路的巨硬在IE8开始引入了XDR(XDomainRequest)新特性(IE11已经不再支持该特性),它实现了CORS的部分规范,只支持GET/POST形式的请求。另外在协议部分只支持 http 和 https 。

在服务器端,依旧要求在响应报头添加"Access-Control-Allow-Methods"标签(这点跟CORS一致)。

在客户端,DR对象的使用方法与XHR对象非常相似,也是创建一个XDomainRequest的实例,调用open()方法,再调用send()方法。但与XHR对象的open()方法不同,XDR对象的open()方法只接收两个参数:请求的类型和URL,因为所有XDR请求都是异步执行的,不能用它来创建同步请求。

请求返回之后,会触发load事件,相应的数据也会保存在responseText属性中,如下所示:

var xdr = new XDomainRequest();
xdr.onload = () {
    alert(xdr.responseText);
};
xdr.onerror = () {
    alert("一个错误发生了!");
};
xdr.open("get","http://127.0.0.1:1234/");
xdr.send(null);

由于XDR实在太过时,这里不做太多介绍,了解下即可,更多细节请查阅msdn

HTML5解决方案

1. Cross-document messaging

在 Cross-document messaging 中,我们可以使用 postMessage 方法和 onmessage 事件来实现不同域之间的通信,其中postMessage用于实时向接收信息的页面发送消息,其语法为:

  otherWindow.postMessage(message,targetOrigin);

otherWindow: 对接收信息页面的window的引用。可以是页面中iframe的contentWindow属性;window.open的返回值;通过name或下标从window.frames取到的值。
message: 所要发送的数据,string类型。
targetOrigin: 允许通信的域的url,“*”表示不作限制。

我们可以在父页面中嵌入不同域的子页面(iframe实现,而且常规会把它隐藏掉),在子页面调用 postMessage 方法向父页面发送数据:

父页面(http://localhost:10847/sop/a.html):

>postMessagestyle="display:none;" id="ifr" src="http://127.0.0.1:10847/sop/b.html"type="text/javascript"
    window.addEventListener('message(event){
        // 通过origin属性判断消息来源地址
        if (event.origin == http://127.0.0.1:10847) {
            alert(event.data);     弹出从子页面post过来的信息
        }
    },1)">false);
>

子页面(http://127.0.0.1:10847/sop/b.html):

>子页面>
    var ifr = window.parent;  获取父窗体
     targetOrigin http://localhost:10847;   若写成 http://127.0.0.1:10847 则将无法执行postMessage
    ifr.postMessage(这是传递给a.html的信息>

执行如下:

关于 Cross-document messaging 的更多细节可参考这篇文档

 

2. WebSocket

WebSocket protocol 是HTML5一种新的协议。它实现了浏览器与服务器全双工通信,同时允许跨域通讯,是server push技术的一种很棒的实现。

我们先简单看下webSocket在客户端上的api:

var ws = new WebSocket('ws://127.0.0.1:8080/url'); 新建一个WebSocket对象,注意服务器端的协议必须为“ws://”或“wss://”,其中ws开头是普通的websocket连接,wss是安全的websocket连接,类似于https。
ws.onopen = () {
     连接被打开时调用
};
ws.onerror = (e) {
     在出现错误时调用,例如在连接断掉时
};
ws.onclose =  在连接被关闭时调用
};
ws.onmessage = (msg) {
     在服务器端向客户端发送消息时调用
     msg.data包含了消息
};
 这里是如何给服务器端发送一些数据
ws.send('some data' 关闭套接口
ws.close();

服务端这块我们继续用node/iojs来编写,并使用socket.io模块辅助,socket.io很好地封装了webSocket接口,提供了更简单、灵活的接口,也对不支持webSocket的浏览器提供了向下兼容(例如替换为Flash Socket/Comet)。

我们先写服务端,首先我们得在项目根目录下使用npm命令安装好socket.io模块:

  npm install socket.io

接着新建服务端脚本(访问地址是http://127.0.0.1:1234/)

var io = require('socket.io'var server = require("http").createServer(});
}).listen(1234);

io.listen(server).on('connection', (client) {
    client.on('message',1)">function (msg) { 监听到信息处理
        console.log('Message Received: ' msg);
    });
    client.on("disconnect",1)">function() { 断开处理
        console.log("Server has disconnected");
    })
});

客户端页面(http://localhost:10847/sop/a.html,注意使用了socket.io之后,接口跟原生的不太一样了)

>socket.io="https://cdn.socket.io/socket.io-1.3.4.js">
Incoming Chat:
ulbr/>
input ="text" 
    $( () {
         iosocket  io.connect(),$ul  $(ulinput);
        iosocket.on(connect() {  接通处理
            $ul.append($(<li>连上啦</li>));

            iosocket.on((message) {  收到信息处理
                $ul.append($(<li></li>).text(message));
            });
            iosocket.on(disconnect() { 断开处理
                $ul.append(<li>Disconnected</li>);
            });
        });

        $input.keypress( (event) {
             (event.which 13) { 回车
                event.preventDefault();
                iosocket.send($input.val());
                $input.val('');
            }
        });
    });
>

客户端页面执行效果如下:

WebSocket可以很好地摆脱无状态的http连接,从而很好地处理连接断开、数据错误的情况,不过缺点是兼容性还不够好,但咱可使用上述的socket.io来向下兼容。

JSONP

这个实在用到烂大街了,提起跨域实现,其实最容易想到的就是它。JSONP(JSON with Padding)是JSON的一种“使用模式”,主要是利用script标签不受同源策略限制的特性,向跨域的服务器请求并返回一段JSON数据。

常规前后端会约定好某个JSONP请求的callback名(比如随便起个名字“abc”),服务端返回的JSON数据会被这个callback名包裹起来,进而方便服务器区分收到的请求,也方便客户端区分其收到的响应数据。我们可以利用jQuery轻松实现JSONP:

客户端(访问地址http://localhost:10847/sop/a.html):

>JSONPjsonp告知jQ我们走的JSONP形式
        jsonpCallback:abccallback名
        success:(data){
            console.log(data)
        }
    });
>

服务端(访问地址http://127.0.0.1:1234/ ):

var http = require('http'var urllib = require('url');

var data = {'name': 'vajoy','addr': 'shenzhen'}; 

http.createServer(});
  var params = urllib.parse(req.url,1)">true);
  console.log(params);
  if (params.query && params.query.callback) {
    console.log(params.query.callback);
    var str =  params.query.callback + '(' + JSON.stringify(data) + ')';jsonp
    res.end(str);
  } else {
    res.end(JSON.stringify(data));普通的json
  }     
}).listen(1234)

客户端执行结果:

不过JSONP始终是无状态连接,不能获悉连接状态和错误事件,而且只能走GET的形式。

iframe形式

在很久以前的石器时代,对于不支持 XMLHttpRequest 的浏览器的最佳回溯方法之一就是使用IFRAME对象,当然常规只是用它来实现流模式的Comet,而不是解决跨域通信的问题。

使用iframe跨域其实有点剑走偏锋的既视感,也存在一些限制性。下面均来介绍下。

1. document.domain

该方法只适合主域相同但子域不同的情况,比如 a.com 和 www.a.com,我们只需要给这两个页面都加上一句 document.domain = 'a.com' ,就可以在其中一个页面嵌套另一个页面,然后进行窗体间的交互。

为了方便模拟环境,我们修改下hosts文件:

127.0.0.1     a.com
127.0.0.1     www.a.com

这样我们访问 a.com 的时候便能映射到本地了。

页面a.html(访问地址http://a.com:8080/sop/a.html):

>iframe="http://www.a.com:8080/sop/b.html"
    document.domain a.com;
    $(iframe).load((){
        $(this).contents().find().text(OK)
    })
>

页面b.html(访问地址http://www.a.com:8080/sop/b.html):

>b.html;
>

这时候我们访问a.html会发现b.html里的内容被成功修改:

 

2. location.hash

location.hash/url hash 是个好东西,在之前我们曾利用avalon前端路由来实现简单的SPA页面(这篇文章),便是助力于location.hash。

利用url地址改变但不刷新页面的特性(在url: http://a.com#hello 中的 '#hello' 就是location.hash,改变hash并不会导致页面刷新,所以可以利用hash值来进行数据传递)和iframe,我们可以实现跨域传递简单信息。

不过这个实现略麻烦,常规我们会想,在a.html下嵌套一个不同域的b.html,然后 a 和 b 互相修改彼此的hash值,也不断监听自己的hash值,从而实现我们的需求。可惜的是,大部分浏览器不允许修改不同域的父窗体的hash值(parent.location.hash),也就是说a虽能修改b的hash值,但反过来由b修改a的hash值却不成立。

为了解除该限制,我们可以在b页面中增加一个和a同域的iframe(c.html)来做代理,这样b可以修改c,而c可以修改a(即修改parent.parent.location.hash,别忘了a和c同域哦)。下面直接模拟这三个页面,做到让b向a传输信息(当然本质上是b向c,c再向a传输):

a.html(访问地址http://a.com:8080/sop/a.html):

="http://www.a.com:8080/sop/b.html" style="display: none;" hash "";
     checkHash() {
         data  location.hash ? location.hash.substring() : hash;
         (hash !== data) {
            $(hash变化为:' + data);
            hash  data;
        }
    }
    setInterval(checkHash,1)">2000>

b.html(访问地址http://www.a.com:8080/sop/b.html):

try {  有的浏览器(Firefox)还是可以直接操作parent.location.hash的
        parent.location.hash a=1&b=2;
    } catch (e) {
         ie、chrome的安全机制无法修改parent.location.hash
         所以要利用一个代理iframe
         ifrproxy  document.createElement();
        ifrproxy.style.display none;
        ifrproxy.src http://a.com:8080/sop/c.html#a=1&b=2; 必须跟a.html同域
        document.body.appendChild(ifrproxy);
    }
>

c.html(访问地址http://a.com:8080/sop/c.html):

>c.html因为parent.parent和自身属于同一个域,所以可以改变其location.hash的值
    parent.parent.location.hash  self.location.hash.substring(>

访问a.html后,效果如下:

成功传递了数据“a=1&b=2”。该方法优点是兼容较好,缺点却显而易见——可传递的数据类型、长度均受限,数据还是直接显示在url上的,不够安全。另外其实现也较麻烦,还要搞setInterval不断监听,跟轮询没区别了。

 

3. window.name

window.name 的美妙之处在于,窗体的name值在页面跳转后依旧存在、保持原值(即使跳转的页面不同域),并且可以支持非常长的 name 值(2MB)。

如果我们在a页面需要和不同域的b页面通信,我们可以现在a页面嵌入b页面,待b页面有数据要传递时,把数据附加到b页面窗口的window.name上,然后把窗口跳转到一个和a页面同域的c页面,这样a就能轻松获取到内嵌窗体(地址已由跨域的b变为同域的c)的window.name了(如果需要,获取到数据后再把c跳转到b,并重复循环前面的步骤,同时a页面以setInterval的形式来达到轮询的效果)。我们继续模拟这三个页面:

a.html(访问地址http://a.com:8080/sop/a.html):

>window.nameifr  window.frames[],loc  checkData(){
        loc  ifr.location;
        (loc.host){ 获取到了,说明iframe已转到同域的c页面
            (ifr.name  data){ 说明有新数据
                data  ifr.name;
                $().text(JSON.parse(data).name);
                ifr.location http://www.a.com:8080/sop/b.html数据收到后重回b页面接收新数据
            }
        }else return;
    }

    setInterval(checkData,1)">); 每2秒轮询一次


    window.name {"name":"vajoy","addr":"shenzhen"};
    location http://a.com:8080/sop/c.html跳转到和a同域的c页面
>

c.html页面啥都不用写,纯粹一个空的html即可,毕竟只是一个代理页面罢了。

我们访问a页面,会成功收到来自不同域b的数据:

其它形式

1. 服务器

页面直接向同域的服务端发请求,服务端进行跨域处理或爬虫后,再把数据返回给客户端页面。依旧用node/iojs来模拟服务端,下面的代码来自木的树的文章

客户端:

doctype html>
  ="utf-8"name="viewport" content="initial-scale=1,maximum-scale=1,user-scalable=no">proxy_test>

    >
       f (data){
        alert(data.name);
      }
       xhr new XMLHttpRequest();
      xhr.onload (){
        alert(xhr.responseText);
      };
      xhr.open(POSThttp://localhost:8888/proxy?http://geocode.arcgis.com/arcgis/rest/services/World/GeocodeServertrue);
      xhr.send(f=json);
    >
  
  >
View Code

服务端:

var proxyUrl = "";
      if (req.url.indexOf('?') > -1) {
          proxyUrl = req.url.substr(req.url.indexOf('?') + 1);
          console.log(proxyUrl);
      }
      if (req.method === 'GET') {
          request.get(proxyUrl).pipe(res);
      } else if (req.method === 'POST') {
          var post = '';     定义了一个post变量,用于暂存请求体的信息

        req.on('data',1)">function(chunk){    通过req的data事件监听函数,每当接受到请求体的数据,就累加到post变量中
            post += chunk;
        });
    
        req.on('end',1)">function(){    在end事件触发后,通过querystring.parse将post解析为真正的POST请求格式,然后向客户端返回。
            post = qs.parse(post);
            request({
                      method: 'POST'View Code

 

2. flash socket

其实在前面介绍socket.io的时候就有提到,在不兼容WebSocket的浏览器下,socket.io会以flash socket或Comet的形式来兼容,而flash socket是支持跨域通信的形式,跟WebSocket一样走的TCP/IP套接字协议。具体的实现可参考Adobe官方文档,本文不赘述。

 

至此便介绍了这么几种常用的跨域通信的实现方式,希望对你能有所帮助。

大过年的还这么辛苦写文章我也是疯了,anyway,祝各位新春快乐,新的一年扬眉吐气、万事顺利!

共勉~

donate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与技术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dio@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


kindeditor4.x代码高亮功能默认使用的是prettify插件,prettify是Google提供的一款源代码语法高亮着色器,它提供一种简单的形式来着色HTML页面上的程序代码,实现方式如下: 首先在编辑器里面插入javascript代码: 确定后会在编辑器插入这样的代码: <pre
这一篇我将介绍如何让kindeditor4.x整合SyntaxHighlighter代码高亮,因为SyntaxHighlighter的应用非常广泛,所以将kindeditor默认的prettify替换为SyntaxHighlighter代码高亮插件 上一篇“让kindeditor显示高亮代码”中已经
js如何实现弹出form提交表单?(图文+视频)
js怎么获取复选框选中的值
js如何实现倒计时跳转页面
如何用js控制图片放大缩小
JS怎么获取当前时间戳
JS如何判断对象是否为数组
JS怎么获取图片当前宽高
JS对象如何转为json格式字符串
JS怎么获取图片原始宽高
怎么在click事件中调用多个js函数
js如何往数组中添加新元素
js如何拆分字符串
JS怎么对数组内元素进行求和
JS如何判断屏幕大小
js怎么解析json数据
js如何实时获取浏览器窗口大小
原生JS实现别踩白块小游戏(五)
原生JS实现别踩白块小游戏(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