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D已死”之论战调查

本文转载至:http://www.infoq.com/cn/news/2014/06/tdd-dead-controversy/

测试驱动开发(TDD)是极限编程(XP)的核心实践之一(尽管该思想要比XP早数十年之久),并且它也被许多人认为是敏捷软件开发能够交付高质量软件的关键之一。

最近Ruby on Rails的作者、Basecamp的创始人DHH(David Heinemeier Hansson)在Railsconf 2014发表了开幕主题演讲(视频请见这里)。尽管TDD通常都被贯彻执行,DHH却在他的演讲中对TDD的价值进行了质疑和否定。

他之后又写了“TDD已死-测试永生”和“测试引起的设计伤害”这两篇文章来对这一主题进行了扩展。

Brian Oken对DHH的讲话和文章进行了总结

  • 许多推动TDD的开发人员会让你觉得:如果你不使用TDD的话,你的代码就是肮脏的。
  • 由单元测试开始驱动你的设计并不是一个好的主意。
  • TDD的概念“测试必须够快”是目光短浅的。
  • 对TDD的依赖会导致彻底忘记系统测试。
  • 关注并且只关注单元模块并不能有助于创建一套完美的系统。
  • 100%的覆盖率是愚蠢的。
  • 程序员希望软件是一门科学,可是它并不是。它更像是创造性的写作活动。
  • 优秀的软件并不像工程学那样。
  • 它更像写作。清楚简洁的写作要优于复杂晦涩的写作。
  • 清晰是有好处的,好到应该将清晰性作为第一目标,而非测试覆盖度或者测试速度。
  • 成为一名优秀的开发人员就像成为一名优秀的作家一样困难。
  • 就像写作一样,成为优秀的程序员的办法就是以清晰为目标从而大量编写软件、大量阅读软件。

这引起了社区里广泛的反应(见推特标签#tddisdead),这些反应从“当然啦”到“这种说法太愚蠢了”都兼而有之(这里面的每个观点都可以划分到这两种中的一种)。

许多反馈都聚焦于在实践中应用TDD的必要性。

Uncle BobMartin在他的回复中说“如果你不做TDD或者其他像TDD一样有效的工作,那么你就应该会感觉不舒服”。他继续写道:

我们为什么要做TDD呢?我们有着一个最主要的理由以及一些次要的理由。这些次要的理由如下:

  1. 我们可以花费更少的时间来进行调试。
  2. 这些测试能够充当系统最底层的文档,它们精准、确切并且毫无歧义。
  3. 编写TDD的测试首先需要解耦,而其他测试策略则不需要这么做,并且我们认为这种解耦是很有益的。

以上就是TDD的附带益处,并且是值得商榷的。然而,有一个好处在满足某些特定条件的情况下是毫无争议的:

  • 如果你拥有一套你足够信任的测试套件,以至于你愿意系统在仅仅通过了那些测试的情况下进行部署,并且如果测试套件能够在几秒钟或者几分钟内执行完,那么你可以快速、轻易地清理代码而不必有所害怕。

Martin Fowler主持并记录了一系列他与DHH、Kent Beck(其最初的回答见这里)的聚会谈话,这些谈话探讨了TDD的使用以及它对软件设计的影响。

到现在为止,这个聚会已经组织了四次,而下一次的聚会是安排在6月4号,这将会是一个回答来自公众的问题的问答活动。

他将到目前为止的这些谈话进行了总结,内容如下:

1) 我们讨论了我们的不同经历:包括所采用的TDD流程、TDD以及自测试代码的那些经常让人困惑的方式。

2) David感觉使用TDD会导致类似于hexagonal rails这样的架构方式,hexagonal rails是一种测试引起的设计伤害,这是由于过度的间接关系造成的复杂性导致的。Kent则认为这更多是与设计决策的质量有关而与TDD的关系并不那么大。

3) 我们讨论了在编程过程中获取反馈的各种方式以及QA在给开发人员提供反馈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4) 我们讨论了测试以及TDD的一些缺点:你有可能执行了过多的测试吗?团队对测试的重视程度高于对功能代码的重视程度会有问题吗?

Gergely Brautigam在一篇标题为“TDD已死——并不是事实”的文章中说道:

TDD并没有死。很明显,既然它有这么这么多的支持者,它怎么可能会死呢?这就像在问,设计模式死了吗?或者功能性自动化死了吗?或者奥利奥饼干死了吗?

不,它并没有死。而且它在将来任何时候都不会死亡。它将来可能会变成其他一些新的事物、甚至是一些更好的事物,但是它永远不会死亡。所以让我们跳过这一部分吧。

他进而在不同层次上讨论了测试的重要性并讨论了许多软件团队中测试做的不好的一些常见原因。他提到缺乏对质量的关注是一种很普遍的看法,并提到许多开发人员所经受的时间压力是他们只编写代码而不构建测试的最常见的原因。

他总结道:

这是我这10年来对软件测试领域的个人看法、经验和观察结果。至少要从一个不那么健壮的框架以及一些前期测试来进行启动,这从长远来看会对你有所帮助。至少编写一两条验收测试将会有助于你更好地理解业务逻辑。编写一两条单元测试将会帮助你更好地理解你的逻辑。我并没有说要将那些该死的测试全部都写下来,我能够理解你们是不会想要这样做的,但是看在质量的面子上,至少要编写一些。

Gil Zilberfeld提出了一个观点,旨在遵循敏捷宣言中的建议:

我们一直在实践中探寻更好的软件开发方法,身体力行的同时也帮助他人。

我们的探寻还尚未结束。TDD只是我们在这一历程中所寻找到的其中一种,还存在其他方式供我们去继续寻找。

查看英文原文:Examining the 'TDD is Dead' Controversy


感谢杨赛对本文的审校。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与技术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dio@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


什么是设计模式一套被反复使用、多数人知晓的、经过分类编目的、代码 设计经验 的总结;使用设计模式是为了 可重用 代码、让代码 更容易 被他人理解、保证代码 可靠性;设计模式使代码编制  真正工程化;设计模式使软件工程的 基石脉络, 如同大厦的结构一样;并不直接用来完成代码的编写,而是 描述 在各种不同情况下,要怎么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案;能使不稳定依赖于相对稳定、具体依赖于相对抽象,避免引
单一职责原则定义(Single Responsibility Principle,SRP)一个对象应该只包含 单一的职责,并且该职责被完整地封装在一个类中。Every  Object should have  a single responsibility, and that responsibility should be entirely encapsulated by t
动态代理和CGLib代理分不清吗,看看这篇文章,写的非常好,强烈推荐。原文截图*************************************************************************************************************************原文文本************
适配器模式将一个类的接口转换成客户期望的另一个接口,使得原本接口不兼容的类可以相互合作。
策略模式定义了一系列算法族,并封装在类中,它们之间可以互相替换,此模式让算法的变化独立于使用算法的客户。
设计模式讲的是如何编写可扩展、可维护、可读的高质量代码,它是针对软件开发中经常遇到的一些设计问题,总结出来的一套通用的解决方案。
模板方法模式在一个方法中定义一个算法的骨架,而将一些步骤延迟到子类中,使得子类可以在不改变算法结构的情况下,重新定义算法中的某些步骤。
迭代器模式提供了一种方法,用于遍历集合对象中的元素,而又不暴露其内部的细节。
外观模式又叫门面模式,它提供了一个统一的(高层)接口,用来访问子系统中的一群接口,使得子系统更容易使用。
单例模式(Singleton Design Pattern)保证一个类只能有一个实例,并提供一个全局访问点。
组合模式可以将对象组合成树形结构来表示“整体-部分”的层次结构,使得客户可以用一致的方式处理个别对象和对象组合。
装饰者模式能够更灵活的,动态的给对象添加其它功能,而不需要修改任何现有的底层代码。
观察者模式(Observer Design Pattern)定义了对象之间的一对多依赖,当对象状态改变的时候,所有依赖者都会自动收到通知。
代理模式为对象提供一个代理,来控制对该对象的访问。代理模式在不改变原始类代码的情况下,通过引入代理类来给原始类附加功能。
工厂模式(Factory Design Pattern)可细分为三种,分别是简单工厂,工厂方法和抽象工厂,它们都是为了更好的创建对象。
状态模式允许对象在内部状态改变时,改变它的行为,对象看起来好像改变了它的类。
命令模式将请求封装为对象,能够支持请求的排队执行、记录日志、撤销等功能。
备忘录模式(Memento Pattern)保存一个对象的某个状态,以便在适当的时候恢复对象。备忘录模式属于行为型模式。 基本介绍 **意图:**在不破坏封装性的前提下,捕获一个对象的内部状态,并在该
顾名思义,责任链模式(Chain of Responsibility Pattern)为请求创建了一个接收者对象的链。这种模式给予请求的类型,对请求的发送者和接收者进行解耦。这种类型的设计模式属于行为
享元模式(Flyweight Pattern)(轻量级)(共享元素)主要用于减少创建对象的数量,以减少内存占用和提高性能。这种类型的设计模式属于结构型模式,它提供了减少对象数量从而改善应用所需的对象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