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MVC: 2. bean加载, IoC依赖注入

背景

前面实现了java包的扫描,扫描之后自然就到了bean的加载,以及spring mvc的一大特性 IoC依赖注入的实现;

这里则将在之前的基础上,实现bean的加载和依赖注入的实现

设计

我们模仿的轮子就是spring mvc,简化一些复杂的场景,这里只实现注解的形式

1. 依赖spring-mvc的使用姿势,我们需要先定义几个注解

  • 类上注解 Service,Component,Repository,Bean

    所有类上有上面注解的,都表示需要实例的bean

  • 属性注解 Autowired

    表示该属性用一个bean对象来实例化

2. 实例化bean

通过Class创建Bean对象

3. 加载依赖

扫描每个Bean的属性,若包含 @Autowired 注解,则用bean进行赋值

4. 提供获取bean的各种方式

最常见的根据beanName,bean类型来获取Bean

5. 提供动态注册beanw

比如业务方依赖第三方的jar包中的某个类,想将它也注册为一个bean,因为不能修改第三方类,所以可以用动态注册的方式来加载bean

实现

1. 注解定义

这个比较简单,直接贴一下几个相关的注解

几个声明类为Bean的注解

@Target(ElementType.TYPE)
@Retention(RetentionPolicy.RUNTIME)
public @interface Bean {
    String value() default "";
}

@Target(ElementType.TYPE)
@Retention(RetentionPolicy.RUNTIME)
@Bean
public @interface Component {
    String value() default "";
}

@Target(ElementType.TYPE)
@Retention(RetentionPolicy.RUNTIME)
@Bean
public @interface Service {
    String value() default "";
}


@Target(ElementType.TYPE)
@Retention(RetentionPolicy.RUNTIME)
@Bean
public @interface Repository {
    String value() default "";
}

Autowired.java,value对应的是业务方定义的beanName

@Target(ElementType.FIELD)
@Retention(RetentionPolicy.RUNTIME)
public @interface Autowired {
    String value() default "";
}

2. 扫描包,类加载,Bean创建

我们定义一个 BeanFactory 对象,来管理class的加载,bean的创建

扫描包基本上就是之前一篇博文的内容,不做多说,直接看Bean的实例化

实现思路比较清晰,大致流程如下;

  • 遍历Class集合
  • 判断class上是否有几个定义为Bean的注解
  • 确定为bean,则实例化

为了避免每次使用时都扫描一遍,所以这个扫描的结果会保存下来,放在内存中

/** * 所有自动实例化的bean的映射表, * key为bean name * - (如果注解中有指定value值,则bean name就是value值;若没有指定,则是首字母小写的简单类名) * - bean name 区分大小写 * <p> * 为了避免bean name相同的问题,将value也保存为一个Map映射表 */
private Map<String,Map<Class,Object>> nameBeanMap;


/** * class到bean的映射表 */
private Map<Class,Object> clzBeanMap;

实际加载过程如下

/** * 实例化自动加载的bean * * @return */
private Map<String,Object>> instanceBean() throws IllegalAccessException,InstantiationException,NoSuchMethodException,InvocationTargetException {
    nameBeanMap = new ConcurrentHashMap<>();
    clzBeanMap = new ConcurrentHashMap<>();


    Annotation[] typeAnos;
    String tmpBeanName;
    Method tmpMethod;
    Object tmpBean;
    Map<Class,Object> tmpClzMap;
    for (Class clz : beanClasses) {
        if (clz.isInterface()) {
            continue;
        }


        // 获取类上注解
        typeAnos = clz.getAnnotations();
        if (typeAnos.length == 0) {
            continue;
        }


        for (Annotation ano : typeAnos) {
            if (ano instanceof Bean || ano.annotationType().isAnnotationPresent(Bean.class)) { // 需要加载bean
                tmpMethod = ano.annotationType().getMethod("value",null);
                if (tmpMethod != null) {
                    tmpBeanName = (String) tmpMethod.invoke(ano,null);
                } else {
                    tmpBeanName = null;
                }

                if (StringUtils.isEmpty(tmpBeanName)) {
                    tmpBeanName = StrUtil.lowerFirstChar(clz.getSimpleName());
                }


                if (nameBeanMap.containsKey(tmpBeanName)) {
                    tmpClzMap = nameBeanMap.get(tmpBeanName);
                } else {
                    tmpClzMap = new ConcurrentHashMap<>();
                }

                if (tmpClzMap.containsKey(clz)) {
                    throw new BeanAlreadyDefinedException("bean " + tmpBeanName + " class: " + clz.getName() + " has already defined!");
                }


                tmpBean = clz.newInstance();
                tmpClzMap.put(clz,tmpBean);
                clzBeanMap.put(clz,tmpBean);
                nameBeanMap.put(tmpBeanName,tmpClzMap);
                break;
            }
        }
    }

    return nameBeanMap;
}

上面的实现比较简单,唯一需要注意下的是判断是否包含我们期待的几个注解,不知道是否有更优雅的写法,下面这种对于自定义一个注解,上面加上 @Service的情况时,将不太适用

if(ano instanceof Bean || ano.annotationType().isAnnotationPresent(Bean.class)) {
  // xxx
}

其次就是BeanName的生成规则

  • 当注解的value属性有被指定,则beanName即为指定的值;
  • 否则,根据class名,首字母小写即可

3. IoC依赖注入

这个也比较简单,扫描每个bean的属性,将拥有 @Autowired 注解的拎出来,然后查对应的Bean,赋值即可

/** * 依赖注入 */
private void ioc() throws IllegalAccessException {

    Field[] fields;
    String beanName;
    Object bean;
    for (Object obj : nameBeanMap.values()) {
        fields = obj.getClass().getDeclaredFields();
        for (Field field : fields) {
            if (!field.isAnnotationPresent(Autowired.class)) {
                continue;
            }

            Autowired autowired = field.getAnnotation(Autowired.class);
            beanName = StringUtils.isBlank(autowired.value()) ?
                    StrUtil.lowerFirstChar(field.getName()) : autowired.value();
            bean = nameBeanMap.get(beanName);

            if (bean == null) {
                throw new BeanNotFoundException("bean: " + beanName + " not found! bean class: " + field.getClass().getName());
            }

            field.setAccessible(true);
            field.set(obj,nameBeanMap.get(beanName));
        }
    }
}

属性赋值,关注下两行代码即可

// 强制设置可访问,这样私有的变量也可以修改其内容了
field.setAccessible(true);
field.set(obj,nameBeanMap.get(beanName));

4. 查询bean & 动态注册

查询的几个接口就比较简单了,单纯的从Map中获取对象; 注册也就是向Map中塞对象

其他

源码地址: https://github.com/liuyueyi/quick-mvc

相关博文:

个人博客:一灰的个人博客

公众号获取更多: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与技术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dio@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


什么是设计模式一套被反复使用、多数人知晓的、经过分类编目的、代码 设计经验 的总结;使用设计模式是为了 可重用 代码、让代码 更容易 被他人理解、保证代码 可靠性;设计模式使代码编制  真正工程化;设计模式使软件工程的 基石脉络, 如同大厦的结构一样;并不直接用来完成代码的编写,而是 描述 在各种不同情况下,要怎么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案;能使不稳定依赖于相对稳定、具体依赖于相对抽象,避免引
单一职责原则定义(Single Responsibility Principle,SRP)一个对象应该只包含 单一的职责,并且该职责被完整地封装在一个类中。Every  Object should have  a single responsibility, and that responsibility should be entirely encapsulated by t
动态代理和CGLib代理分不清吗,看看这篇文章,写的非常好,强烈推荐。原文截图*************************************************************************************************************************原文文本************
适配器模式将一个类的接口转换成客户期望的另一个接口,使得原本接口不兼容的类可以相互合作。
策略模式定义了一系列算法族,并封装在类中,它们之间可以互相替换,此模式让算法的变化独立于使用算法的客户。
设计模式讲的是如何编写可扩展、可维护、可读的高质量代码,它是针对软件开发中经常遇到的一些设计问题,总结出来的一套通用的解决方案。
模板方法模式在一个方法中定义一个算法的骨架,而将一些步骤延迟到子类中,使得子类可以在不改变算法结构的情况下,重新定义算法中的某些步骤。
迭代器模式提供了一种方法,用于遍历集合对象中的元素,而又不暴露其内部的细节。
外观模式又叫门面模式,它提供了一个统一的(高层)接口,用来访问子系统中的一群接口,使得子系统更容易使用。
单例模式(Singleton Design Pattern)保证一个类只能有一个实例,并提供一个全局访问点。
组合模式可以将对象组合成树形结构来表示“整体-部分”的层次结构,使得客户可以用一致的方式处理个别对象和对象组合。
装饰者模式能够更灵活的,动态的给对象添加其它功能,而不需要修改任何现有的底层代码。
观察者模式(Observer Design Pattern)定义了对象之间的一对多依赖,当对象状态改变的时候,所有依赖者都会自动收到通知。
代理模式为对象提供一个代理,来控制对该对象的访问。代理模式在不改变原始类代码的情况下,通过引入代理类来给原始类附加功能。
工厂模式(Factory Design Pattern)可细分为三种,分别是简单工厂,工厂方法和抽象工厂,它们都是为了更好的创建对象。
状态模式允许对象在内部状态改变时,改变它的行为,对象看起来好像改变了它的类。
命令模式将请求封装为对象,能够支持请求的排队执行、记录日志、撤销等功能。
备忘录模式(Memento Pattern)保存一个对象的某个状态,以便在适当的时候恢复对象。备忘录模式属于行为型模式。 基本介绍 **意图:**在不破坏封装性的前提下,捕获一个对象的内部状态,并在该
顾名思义,责任链模式(Chain of Responsibility Pattern)为请求创建了一个接收者对象的链。这种模式给予请求的类型,对请求的发送者和接收者进行解耦。这种类型的设计模式属于行为
享元模式(Flyweight Pattern)(轻量级)(共享元素)主要用于减少创建对象的数量,以减少内存占用和提高性能。这种类型的设计模式属于结构型模式,它提供了减少对象数量从而改善应用所需的对象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