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一个“特殊”的查询构造器 - (五、聚合函数、分组、排序、分页)

where 相关的子句构造完成后,我们继续构造其它子句。这一篇我们进行聚合函数、分组、排序等子句的构造。

聚合函数

在 SQL 中,有一些用来统计、汇总的函数,被称作聚合函数,如 SUM、COUNT、AVG 等。

使用 select() 方法时,我们可以用 select('COUNT(id)') 这种写法来使用聚合函数,但是这种方式有缺点:

  • 语义上并不直观
  • 在防止关键字冲突时需要手动添加引号(参见第三篇条件查询)
  • 拿到聚合数据需要一串繁琐的方法调用

为了更方便的获得聚合数据,我们需要为其单独编写方法。

getList() 方法

获得某一列的方法可以由 PDO::FETCH_COLUMN 来完成。

基类添加 getList() 方法:

public function getList($field)
{
    $this->_cols_str = ' '.self::_quote($field).' ';
    $this->_buildQuery();
    $this->_execute();
    // 获取一列数据
    return $this->_pdoSt->fetchAll(PDO::FETCH_COLUMN,0);
}

count() 方法

基类添加 count() 方法:

public function count($field = '*')
{
    // 判断是否时 * 
    // 非 * 时给字段添加引号
    if(trim($field) != '*') {
        $field = self::_quote($field);
    }
    // 构造列查询字符串
    $this->_cols_str = ' COUNT('.$field.') AS count_num ';
    // 取结果
    return $this->row()['count_num'];
}

构造 SQL SELECT COUNT(id) FROM test_table;

$results = $driver->table('test_table')
            ->count('id');

由于聚合函数方法和 get()、row() 方法一样是取结果的,链式调用时切记要放到最后执行。

其它方法

sum()、avg() 等方法没有 COUNT('*') 这样的场景,比 count() 方法的编写更简单。

sum() 方法:

public function sum($field)
{
    $this->_cols_str = ' SUM('.self::_quote($field).') AS sum_num ';

    return $this->row()['sum_num'];
}

其它方法如 avg()、max() 之类的编写就不一一展示了,代码请看 WorkerF - 聚合函数

分组:group by 和 having

group by 子句指定了要分组的字段,可以是一个或多个 (用逗号隔开)。

having 子句和 group by 子句一起使用,作为分组的筛选条件,可以为空,除了关键字外,语法和 where 子句基本相同。

基类新增 groupBy() 方法:

public function groupBy($field)
{
    // 是否初次调用 ?
    if($this->_groupby_str == '') {
        $this->_groupby_str = ' GROUP BY '.self::_wrapRow($field);
    } else { // 非初次调用(多个分组字段),使用逗号分隔
        $this->_groupby_str .= ','.self::_wrapRow($field);
    }

    return $this;
}

基类新增 having()、orHaving() 方法:

public function having()
{
    $operator = 'AND';

    // 初次调用 ?
    if($this->_having_str == '') {
        $this->_having_str = ' HAVING ';
    } else {
        $this->_having_str .= ' '.$operator.' ';
    }
    // 和 where 子句一样进行条件构造
    $this->_condition_constructor(func_num_args(),func_get_args(),$this->_having_str);

    return $this;
}

public function orHaving()
{
    $operator = 'OR';

    if($this->_having_str == '') {
        $this->_having_str = ' HAVING ';
    } else {
        $this->_having_str .= ' '.$operator.' ';
    }

    $this->_condition_constructor(func_num_args(),$this->_having_str);

    return $this;
}

这里我们也留一个处理原生字符串的 havingRaw() 方法 (手动填写数据,不进行数据绑定):

public function havingRaw($string)
{
    $this->_having_str = ' HAVING '.$string.' ';

    return $this;
}

构造 SQL SELECT id,SUM(price) FROM test_table GROUP BY price HAVING SUM(price) > 1000;

$results = $driver->table('test_table')
            ->select('id','SUM(price)')
            ->groupBy('price')
            ->having('SUM(price)','>',1000)
            ->get();
// 使用 havingRaw()
$results = $driver->table('test_table')
            ->select('id','SUM(price)')
            ->groupBy('price')
            ->havingRaw('SUM(price) > 1000')
            ->get();

排序

排序就很简单了,固定的语法和正序、倒序两个模式,多个字段排序时使用逗号隔开:

public function orderBy($field,$mode = 'ASC')
{
    $mode = strtoupper($mode);
    if ( ! in_array($mode,['ASC','DESC'])) {
        throw new \InvalidArgumentException("Error order by mode");
    }
    // 初次调用?
    if($this->_orderby_str == '') {
        $this->_orderby_str = ' ORDER BY '.self::_wrapRow($field).' '.$mode;
    } else {
        // 多个排序字段时,逗号隔开
        $this->_orderby_str .= ','.self::_wrapRow($field).' '.$mode;
    }

    return $this;
}

构造 SQL SELECT * FROM tes_table ORDER BY price DESC,id ASC;

$results = $driver->table('test_table')
            ->orderBy('price','DESC')
            ->orderBy('id','ASC')
            ->get();

limit 和 分页

limit 子句

标准 SQL 中的 limit 子句是 limit、offset 关键字一起使用的,Mysql 中有 LIMIT 0,10 的简写形式,但是 PostgreSql 和 Sqlite 并不适用。所以我们选用 limit、offset 语法:

public function limit($offset,$step)
{
    $this->_limit_str = ' LIMIT '.$step.' OFFSET '.$offset.' ';

    return $this;
}

构造 SQL SELECT * FROM test_table LIMIT 10 OFFSET 1;

$results = $driver->table('test_table')
            ->limit(1,10)
            ->get();

分页

在数据请求时会遇到请求资源数据量大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普遍的解决方案就是分页。

有了 limit() 方法,可以进行分页功能的实现了。

为了灵活的访问分页,我们要返回以下的数据:

  • 数据的总数
  • 每页的数据个数
  • 当前页
  • 下一页
  • 上一页
  • 第一页
  • 最后一页
  • 当前页的数据集合

对于获取数据的总数,这里有一些问题。

如何获取总数?当然是使用上面讲到的聚合函数 count() 来处理。但是,使用了 count() 方法后相当于进行了一次 SQL 的构造和执行 (执行后会将构造字符串设置为初始状态),那么还如何进行当页数据集合的获取呢?

两次执行

当然是有解决方案的,就是构造两次。

我们的查询构造器结构每次新建一个实例就会得到一个 PDO 的连接,所以为了构造两次而新建实例的话,代价太大,那么如何在一个实例中实现两次执行?

回顾上一篇,含有子查询的 SQL 构造时经过了两次构造,对构造字符串进行了保护、恢复。那么换到分页中,还是构造两次 SQL,对构造字符串进行保护、恢复,区别就是:因为要执行两次,所以要对绑定的数据也进行保护、恢复。

基类中添加绑定数据保存、恢复的方法:

// 保存绑定数据
protected function _storeBindParam()
{
    return $this->_bind_params;
}
// 恢复绑定数据
protected function _reStoreBindParam($bind_params)
{
    $this->_bind_params = $bind_params;
}

基类中添加 paginate() 方法:

public function paginate($step,$page = NULL)
{
    // 保存构造字符串和绑定数据
    $store = $this->_storeBuildAttr();
    $bind_params = $this->_storeBindParam();
    // 获取数据总数
    $count = $this->count();
    // 恢复构造字符串和绑定数据
    $this->_reStoreBuildAttr($store);
    $this->_reStoreBindParam($bind_params);

    // 创建分页数据
    $page = $page ? $page : 1; // 第一页
    $this->limit($step * ($page - 1),$step);

    $rst['total']        = $count;
    $rst['per_page']     = $step;
    $rst['current_page'] = $page;
    $rst['next_page']    = ($page + 1) > ($count / $step) ? NULL : ($page + 1);
    $rst['prev_page']    = ($page - 1) < 1 ? NULL : ($page - 1);
    $rst['first_page']   = 1;
    $rst['last_page']    = $count / $step;
    $rst['data']         = $this->get();
    // 返回结果
    return $rst;
}

测试一下,获取从第五页的数据,每页 10 条数据:

$results = $driver->table('test_table')
            ->paginate(10,5);

Just do it!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与技术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dio@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


什么是设计模式一套被反复使用、多数人知晓的、经过分类编目的、代码 设计经验 的总结;使用设计模式是为了 可重用 代码、让代码 更容易 被他人理解、保证代码 可靠性;设计模式使代码编制  真正工程化;设计模式使软件工程的 基石脉络, 如同大厦的结构一样;并不直接用来完成代码的编写,而是 描述 在各种不同情况下,要怎么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案;能使不稳定依赖于相对稳定、具体依赖于相对抽象,避免引
单一职责原则定义(Single Responsibility Principle,SRP)一个对象应该只包含 单一的职责,并且该职责被完整地封装在一个类中。Every  Object should have  a single responsibility, and that responsibility should be entirely encapsulated by t
动态代理和CGLib代理分不清吗,看看这篇文章,写的非常好,强烈推荐。原文截图*************************************************************************************************************************原文文本************
适配器模式将一个类的接口转换成客户期望的另一个接口,使得原本接口不兼容的类可以相互合作。
策略模式定义了一系列算法族,并封装在类中,它们之间可以互相替换,此模式让算法的变化独立于使用算法的客户。
设计模式讲的是如何编写可扩展、可维护、可读的高质量代码,它是针对软件开发中经常遇到的一些设计问题,总结出来的一套通用的解决方案。
模板方法模式在一个方法中定义一个算法的骨架,而将一些步骤延迟到子类中,使得子类可以在不改变算法结构的情况下,重新定义算法中的某些步骤。
迭代器模式提供了一种方法,用于遍历集合对象中的元素,而又不暴露其内部的细节。
外观模式又叫门面模式,它提供了一个统一的(高层)接口,用来访问子系统中的一群接口,使得子系统更容易使用。
单例模式(Singleton Design Pattern)保证一个类只能有一个实例,并提供一个全局访问点。
组合模式可以将对象组合成树形结构来表示“整体-部分”的层次结构,使得客户可以用一致的方式处理个别对象和对象组合。
装饰者模式能够更灵活的,动态的给对象添加其它功能,而不需要修改任何现有的底层代码。
观察者模式(Observer Design Pattern)定义了对象之间的一对多依赖,当对象状态改变的时候,所有依赖者都会自动收到通知。
代理模式为对象提供一个代理,来控制对该对象的访问。代理模式在不改变原始类代码的情况下,通过引入代理类来给原始类附加功能。
工厂模式(Factory Design Pattern)可细分为三种,分别是简单工厂,工厂方法和抽象工厂,它们都是为了更好的创建对象。
状态模式允许对象在内部状态改变时,改变它的行为,对象看起来好像改变了它的类。
命令模式将请求封装为对象,能够支持请求的排队执行、记录日志、撤销等功能。
备忘录模式(Memento Pattern)保存一个对象的某个状态,以便在适当的时候恢复对象。备忘录模式属于行为型模式。 基本介绍 **意图:**在不破坏封装性的前提下,捕获一个对象的内部状态,并在该
顾名思义,责任链模式(Chain of Responsibility Pattern)为请求创建了一个接收者对象的链。这种模式给予请求的类型,对请求的发送者和接收者进行解耦。这种类型的设计模式属于行为
享元模式(Flyweight Pattern)(轻量级)(共享元素)主要用于减少创建对象的数量,以减少内存占用和提高性能。这种类型的设计模式属于结构型模式,它提供了减少对象数量从而改善应用所需的对象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