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dao层:数据访问层
dao层属于一种比较底层,比较基础的操作,具体到对于某个表的增删改查,也就是说某个DAO一定是和数据库的某一张表一 一对应的,其中封装了增删改查基本操作,建议DAO只做原子操作,增删改查。
负责与数据库进行联络的一些任务都封装在此,dao层的设计首先是设计dao层的接口,然后在Spring的配置文件中定义此接口的实现类,然后就可以再模块中调用此接口来进行数据业务的处理,而不用关心此接口的具体实现类是哪个类,显得结构非常清晰,dao层的数据源配置,以及有关数据库连接参数都在Spring配置文件中进行配置。
2、service层:服务层
粗略的理解就是对一个或多个DAO进行的再次封装,封装成一个服务,所以这里也就不会是一个原子操作了,需要事物控制。
service层主要负责业务模块的应用逻辑应用设计。同样是首先设计接口,再设计其实现类,接着再Spring的配置文件中配置其实现的关联。这样我们就可以在应用中调用service接口来进行业务处理。service层的业务实,具体要调用已经定义的dao层接口,封装service层业务逻辑有利于通用的业务逻辑的独立性和重复利用性。程序显得非常简洁。
3、controller层
Controler负责请求转发,接受页面过来的参数,传给Service处理,接到返回值,再传给页面。
controller层负责具体的业务模块流程的控制,在此层要调用service层的接口来控制业务流程,控制的配置也同样是在Spring的配置文件里进行,针对具体的业务流程,会有不同的控制器。我们具体的设计过程可以将流程进行抽象归纳,设计出可以重复利用的子单元流程模块。这样不仅使程序结构变得清晰,也大大减少了代码量。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与技术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email protected]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