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SE 源码分析] 关于HashMap的个人理解

HashMap是什么?

Map是Java常用的一种存储数据的Key-Value结构,键值对
HashMap是Map结构,底层采用Hash算法存取Key值

HashMap: 基于哈希表的 Map 接口的实现.

  1. 此实现提供所有可选的映射操作,并允许使用 null 值和 null 键.
    (除了非同步和允许使用 null 之外,HashMap 类与 Hashtable 大致相同. )
  2. 此类不保证映射的顺序,特别是它不保证该顺序恒久不变.
  3. 此实现假定哈希函数将元素适当地分布在各桶之间,可为基本操作(get 和 put)提供稳定的性能.
  4. 迭代 collection 视图所需的时间与 HashMap 实例的“容量”(桶的数量)及其大小(键-值映射关系数)成比例. 所以,如果迭代性能很重要,则不要将初始容量设置得太高(或将加载因子设置得太低)

HashMap的底层数据结构是什么?

Entry是Map的辅助数据结构,Map的底层结构是Entry数组
但处理hash冲突使用链表法,使用链表的方式存储冲突元素
当某位置上的冲突数据累计到一定程度上时,会转化成红黑树结构

// 必定是2的倍数 
transient Node<K,V>[] table;

HashMap的底层数据结构是数组和链表 用于存放元素
当某位置上元素个数大于等于8(并且table大小大于64)时 链表转换成红黑树结构 TREEIFY_THRESHOLD=8
if (binCount >= TREEIFY_THRESHOLD - 1) treeifyBin(tab,hash)
元素个数小于6时 红黑树结构转换成链表结构 UNTREEIFY_THRESHOLD=6
if (lc <= UNTREEIFY_THRESHOLD) tab[index] = loHead.untreeify(map)

数组的特点是: 寻址容易,插入删除困难
链表的特点是: 寻址困难,插入删除容易
红黑树: 自平衡的二叉查找树,查找效率是非常的高,查找效率会从链表的o(n)降低为o(logn)

  1. 构造红黑树要比构造链表复杂,在链表的节点不多的时候,从整体的性能看来,数组+链表+红黑树的结构可能不一定比数组+链表的结构性能高
  2. HashMap频繁的扩容,会造成底部红黑树不断的进行拆分和重组,这是非常耗时的.
    因此,也就是链表长度比较长的时候转变成红黑树才会显著提高效率

分享图片

table容量为什么必须是二的倍数?

为了更方便的存取数据,通过位运算代替模运算
hash&(n-1)就是它的存放位置

// index 为元素在table数组中存放位置
// n = table.length
// hash 为key的hash
index = (n - 1) & hash;

// 有可能1都集中在前16位中 
// 而导致明明相差很大的数据 因为后16位相同而发生冲突
static final int hash(Object key) {
    int h;
    return (key == null) ? 0 : (h = key.hashCode()) ^ (h >>> 16);
}
// 右位移16位,正好是32bit的一半,自己的高半区和低半区做异或,// 就是为了混合原始哈希码的高位和低位,以此来加大低位的随机性. 
// 而且混合后的低位掺杂了高位的部分特征,这样高位的信息也被变相保留下来.

table容量怎么做到二的倍数?

通过右移和或位运算的方式 得到大于等于输入参数的最小2的倍数

/**
* 返回大于等于给定参数的值(2的倍数)
* 首位为1 其余为0
* cap最大为: 1 << 30
*
* 先求全1 再加1 --> 1111 + 1 = 1 0000
*/
static final int tableSizeFor(int cap) {
    int n = cap - 1;
    n |= n >>> 1;
    n |= n >>> 2;
    n |= n >>> 4;
    n |= n >>> 8;
    n |= n >>> 16;
    return (n < 0) ? 1 : (n >= MAXIMUM_CAPACITY) ? MAXIMUM_CAPACITY : n + 1;
}
  • 为什么要对cap做减1操作?
    这是为了防止,cap已经是2的幂. 如果cap已经是2的幂,又没有执行这个减1操作,则执行完后面的几条无符号右移操作之后,返回的capacity将是这个cap的2倍.
  • 因为输入参数不为0 则必有1bit为1 最高位为1
    第一次右移: 最高位和次高位 最高位必为1
    第二次右移: 前两位和前三四位 前两位必为1
    第三次右移: 前四位和前5~8位 前四位必为1
    ...
    最高位以下全为1
  • 最终该值被赋予threshold 只是临时存储 在resize()初始化时
// initial capacity was placed in threshold
else if (oldThr > 0) 
    newCap = oldThr;

Entry是怎样的结构?

Entry是单个键值对,提供简单的key,value的操作方式

interface Entry<K,V> {
    // 返回该实例存储的Key
    K getKey();

    // 返回该实例存储的Value
    V getValue();

    // 替换该实例存储的value 
    // 返回原有value值
    V setValue(V value);

    // 判断两实例相等的方法
    // 一般指定两者的Key,Value均要相等
    boolean equals(Object o);

    // 获取该实例的hashCode
    // 一般为该实例的唯一标识
    int hashCode();

    // 返回一个比较Entry key值的比较器
    public static <K extends Comparable<? super K>,V> Comparator<Map.Entry<K,V>> comparingByKey() {
        return (Comparator<Map.Entry<K,V>> & Serializable)
            (c1,c2) -> c1.getKey().compareTo(c2.getKey());
    }

    // 返回一个比较Entry value值的比较器
    public static <K,V extends Comparable<? super V>> Comparator<Map.Entry<K,V>> comparingByValue() {
        return (Comparator<Map.Entry<K,c2) -> c1.getValue().compareTo(c2.getValue());
    }

    // 通过给进比较key值的比较器 来获得一个比较Entry的比较器
    public static <K,V>> comparingByKey(Comparator<? super K> cmp) {
        Objects.requireNonNull(cmp);
        return (Comparator<Map.Entry<K,c2) -> cmp.compare(c1.getKey(),c2.getKey());
    }

    // 通过给进比较value值的比较器 来获得一个比较Entry的比较器
    public static <K,V>> comparingByValue(Comparator<? super V> cmp) {
        Objects.requireNonNull(cmp);
        return (Comparator<Map.Entry<K,c2) -> cmp.compare(c1.getValue(),c2.getValue());
    }
}

Node: Entry在HashMap中的具体实现

Node是个链表节点结构,主要用途在处理hash冲突时,作为缓解手段
(计算hash得出的存储位置上已经有元素,则将该元素作为上一元素的下一节点)

static class Node<K,V> implements Map.Entry<K,V> {
    // hash,key一般赋值后不能被修改
    final int hash;
    final K key;
    V value;
    // 存放下一节点
    Node<K,V> next;

    Node(int hash,K key,V value,Node<K,V> next) {
        this.hash = hash;
        this.key = key;
        this.value = value;
        this.next = next;
    }

    public final K getKey()        { return key; }
    public final V getValue()      { return value; }
    public final String toString() { return key + "=" + value; }

    // 该Node实例的hashCode是key的hashCode和value的hashCode相异或
    public final int hashCode() {
        return Objects.hashCode(key) ^ Objects.hashCode(value);
    }

    public final V setValue(V newValue) {
        V oldValue = value;
        value = newValue;
        return oldValue;
    }

    // key,value都相等
    public final boolean equals(Object o) {
        if (o == this)
            return true;
        if (o instanceof Map.Entry) {
            Map.Entry<?,?> e = (Map.Entry<?,?>)o;
            if (Objects.equals(key,e.getKey()) &&
                Objects.equals(value,e.getValue()))
                return true;
        }
        return false;
    }
}

处理hash冲突的方法

  1. 开放定址法
    一旦发生了冲突,就去寻找下一个空的散列地址,只要散列表足够大,空的散列地址总能找到,并将记录存入
  2. 链地址法
    将哈希表的每个单元作为链表的头结点,所有哈希地址为index的元素构成一个同义词链表.
    即发生冲突时就把该关键字链在以该单元为头结点的链表的尾部
  3. 再哈希法
    当哈希地址发生冲突用其他的函数计算另一个哈希函数地址,直到冲突不再产生为止
  4. 建立公共溢出区
    将哈希表分为基本表和溢出表两部分,发生冲突的元素都放入溢出表中

HashMap初始化或扩容 resize()

  1. HashMap直到调用它的时候才开始初始化,在添加数据后才会开始判断是否需要扩容(通过阈值)
  2. 如果没有设置参数 map容量为默认的16 阈值为9 (在此时设置)
  3. 扩容时,容量和阈值均翻倍
/**
* 初始化或数组容量翻倍
*/
final Node<K,V>[] resize() {
    // 获得原有全局表 table
    Node<K,V>[] oldTab = table;
    // 获得原有表的容量 
    int oldCap = (oldTab == null) ? 0 : oldTab.length;
    // 获得原有表的阈值 容量*负载因子
    // 如果设置了初始容量 threshold等于设置的初始容量(大于等于输入参数的最小的二倍数)
    // 如果没有则为0
    int oldThr = threshold;
    // 设置新表的容量和阈值
    int newCap,newThr = 0;
    // 如果原有表不为空 
    if (oldCap > 0) {
        // 如果原有表的容量大于等于最大容量 不用扩展
        if (oldCap >= MAXIMUM_CAPACITY) {
            threshold = Integer.MAX_VALUE;
            return oldTab;
        // 如果旧表的容量 大于16 翻倍后小于最大容量
        } else if ((newCap = oldCap << 1) < MAXIMUM_CAPACITY && oldCap >= DEFAULT_INITIAL_CAPACITY)
            // 新表的阈值也是旧表阈值的两倍
            newThr = oldThr << 1; 
    // 如果旧表为空 并且事先设置了参数 threshold不为空
    } else if (oldThr > 0) 
        // 使用初始化的旧表阈值做新表的容量
        newCap = oldThr;
    // 旧表为空 没有设置参数 threshold为空
    else {
        // 新表容量 使用默认初始容量 16
        newCap = DEFAULT_INITIAL_CAPACITY;
        // 新表阈值为 16*0.75 = 12
        newThr = (int) (DEFAULT_LOAD_FACTOR * DEFAULT_INITIAL_CAPACITY);
    }
    // 以上就处理完 新表的参数 容量newCap
    // 此时 旧表为空 并且设置了参数 threshold不为空
    if (newThr == 0) {
        // 使用新表的容量计算新表的阈值
        float ft = (float) newCap * loadFactor;
        // 新表的容量小于最大容量 计算的新表阈值也小于最大容量 则获得新表阈值
        newThr = (newCap < MAXIMUM_CAPACITY && ft < (float) MAXIMUM_CAPACITY ?
                (int) ft : Integer.MAX_VALUE);
    }
    // 以上就处理完 新表的参数 容量newCap和阈值newThr
    threshold = newThr;

    @SuppressWarnings({"rawtypes","unchecked"})
    Node<K,V>[] newTab = (Node<K,V>[]) new Node[newCap];
    table = newTab;
    // 旧表不为空 开始扩容
    if (oldTab != null) {
        // 遍历旧表
        for (int j = 0; j < oldCap; ++j) {
            Node<K,V> e;
            // 获取旧表不为空元素
            if ((e = oldTab[j]) != null) {
                // 将该位置置为空
                oldTab[j] = null;
                // 如果该位置只有一个Node 没有下一Node
                if (e.next == null)
                    // 通过indexFor存入新表中
                    newTab[e.hash & (newCap - 1)] = e;
                
                // 判断该位置Node的链接Node是什么结构?
                // 树形结构 红黑树
                else if (e instanceof TreeNode)
                    ((TreeNode<K,V>) e).split(this,newTab,j,oldCap);
                // 链状结构 链表
                else {
                    // head 指向链表头部 tail 构建整个链表
                    Node<K,V> loHead = null,loTail = null;
                    Node<K,V> hiHead = null,hiTail = null;
                    Node<K,V> next;
                    do {
                        // 先取到该位置的下一节点
                        next = e.next;
                        // e.hash & oldCap = 0 则该Node不需要移位
                        if ((e.hash & oldCap) == 0) {
                            if (loTail == null)
                                loHead = e;
                            else
                                loTail.next = e;
                            loTail = e;
                        } else {
                            if (hiTail == null)
                                hiHead = e;
                            else
                                hiTail.next = e;
                            hiTail = e;
                        }
                    } while ((e = next) != null);
                    // 低位链表不需要移动 在新表中也是原有位置
                    // 直接放置链表
                    if (loTail != null) {
                        loTail.next = null;
                        newTab[j] = loHead;
                    }
                    // 高位链表移动旧表的容量步数
                    if (hiTail != null) {
                        hiTail.next = null;
                        newTab[j + oldCap] = hiHead;
                    }
                }
            }
        }
    }
    return newTab;
}

分享图片

HashMap计算元素的hash

hashCode和自己高16位相异或
如此使得hash更离散 使得元素分布的更均匀
一般我们的容量都比较小,2^16
而计算元素key值位置是hash&(n-1) 基本只有低几位信息是有效的 如此的hash冲突比较大
如果将高位的信息也参与运算 可以一定程度上缓解冲突

static final int hash(Object key) {
    int h;
    return (key == null) ? 0 : (h = key.hashCode()) ^ (h >>> 16);
}

设计者将key的哈希值的高位也做了运算(与高16位做异或运算,使得在做&运算时,此时的低位实际上是高位与低位的结合),这就增加了随机性,减少了碰撞冲突的可能性

HashMap添加/更新元素

  1. 先检查table是否被初始化 没有则先resize() 初始化
  2. 通过hash&(n-1)获取存放位置 如果该位置为空 则存储元素
  3. 发生hash冲突,查找该位置的key值相等的元素 没有则添加元素到尾部/叶子节点
  4. 查找到key值相等的元素 更新其value值,返回旧值
public V put(K key,V value) {
    return putVal(hash(key),key,value,false,true);
}

final V putVal(int hash,boolean onlyIfAbsent,boolean evict) {
    Node<K,V>[] tab; 
    Node<K,V> p; 
    int n,i;
    // 如果当前表为空 还没创建 或者创建了 但表的大小为0
    if ((tab = table) == null || (n = tab.length) == 0)
        // 初始化表格
        n = (tab = resize()).length;
    // i = (n - 1) & hash 通过位运算得到需要存放的位置
    // 如果该位置为空 则直接存储
    if ((p = tab[i = (n - 1) & hash]) == null)
        tab[i] = newNode(hash,null);
    // 发生hash冲突
    else {
        // 获取存放位置的元素
        Node<K,V> e; 
        K k;
        // p 是已存放元素
        // 判断p是否与将要存放的元素key相等
        // 如果key相等 表示是更新元素
        if (p.hash == hash && ((k = p.key) == key || (key != null && key.equals(k))))
            e = p;
        // key不相等 并且p为树状结构节点
        else if (p instanceof TreeNode)
            e = ((TreeNode<K,V>)p).putTreeVal(this,tab,hash,value);
        // key不相等 并且p为链状结构节点
        else {
            for (int binCount = 0; ; ++binCount) {
                // 找到最后一个节点
                if ((e = p.next) == null) {
                    // 添加节点
                    p.next = newNode(hash,null);
                    // 如果该链表长度大于等于7 则转化为红黑树结构
                    if (binCount >= TREEIFY_THRESHOLD - 1)
                        treeifyBin(tab,hash);
                    break;
                }
                // 继续判断查询节点是否与将要存放的元素key相等
                if (e.hash == hash && ((k = e.key) == key || (key != null && key.equals(k))))
                    break;
                p = e;
            }
        }
        // 如果存放的位置不为空
        if (e != null) {
            V oldValue = e.value;
            if (!onlyIfAbsent || oldValue == null)
                e.value = value;
            afterNodeAccess(e);
            return oldValue;
        }
    }
    ++modCount;
    // 如果表格元素个数大于阈值 则扩容
    if (++size > threshold)
        resize();
    afterNodeInsertion(evict);
    return null;
}

分享图片

HashMap取值

  1. 判断table是否为空 为空则返回null
  2. 检查hash&(n-1)的位置是否为空 为空则返回null
  3. 判断首位元素是否符合要求 满足则返回该元素
  4. 发生hash冲突,查看该位置其他节点 找到就返回该元素 没有则返回null
public V get(Object key) {
    Node<K,V> e;
    return (e = getNode(hash(key),key)) == null ? null : e.value;
}

final Node<K,V> getNode(int hash,Object key) {
    Node<K,V> first,e; 
    int n; 
    K k;
    // 当table不为空 并且hash位置上存有元素
    if ((tab = table) != null && (n = tab.length) > 0 &&
        (first = tab[(n - 1) & hash]) != null) {
        // 检查该位置的第一个元素
        if (first.hash == hash &&
            ((k = first.key) == key || (key != null && key.equals(k))))
            return first;
        // 如果第一个元素 不符合查询条件
        // 则表示有可能是hash冲突 
        if ((e = first.next) != null) {
            // 如果首位元素是树节点
            if (first instanceof TreeNode)
                return ((TreeNode<K,V>)first).getTreeNode(hash,key);
            // 首位元素是链表节点 遍历
            do {
                if (e.hash == hash &&
                    ((k = e.key) == key || (key != null && key.equals(k))))
                    return e;
            } while ((e = e.next) != null);
        }
    }
    return null;
}

HashMap删除元素

  1. 判断table是否为空 为空则返回null
  2. 同getNode(hash,key)一样过程 先根据key值查找符合条件的元素
  3. 找到该元素再将其删除,并返回该元素
public boolean remove(Object key,Object value) {
    return removeNode(hash(key),true,true) != null;
}

final Node<K,V> removeNode(int hash,Object key,Object value,boolean matchValue,boolean movable) {
    Node<K,index;
    // 判断table是否为空 并且hash位置上存有元素
    if ((tab = table) != null && (n = tab.length) > 0 && 
        (p = tab[index = (n - 1) & hash]) != null) {
        Node<K,V> node = null,e; 
        K k; 
        V v;
        // 以下为找出符合要求的元素 根据key值 "getNode(hash,key)"
        // 首位元素
        if (p.hash == hash &&
            ((k = p.key) == key || (key != null && key.equals(k))))
            node = p;
        // 发生hash冲突 该位置其他节点
        else if ((e = p.next) != null) {
            if (p instanceof TreeNode)
                node = ((TreeNode<K,V>)p).getTreeNode(hash,key);
            else {
                do {
                    if (e.hash == hash &&
                        ((k = e.key) == key ||
                            (key != null && key.equals(k)))) {
                        node = e;
                        break;
                    }
                    p = e;
                } while ((e = e.next) != null);
            }
        }
        // 找打符合要求的元素node
        // matchValue 表示是否需要匹配value值 false表示不用 即使输入value不对 也可以删除该元素
        if (node != null && (!matchValue || (v = node.value) == value ||
                                (value != null && value.equals(v)))) {
            if (node instanceof TreeNode)
                ((TreeNode<K,V>)node).removeTreeNode(this,movable);
            else if (node == p)
                tab[index] = node.next;
            else
                p.next = node.next;
            ++modCount;
            --size;
            afterNodeRemoval(node);
            return node;
        }
    }
    return null;
}

HashMap为什么是非线程安全的?

因为里面的方法都不是线程安全的

HashMap在并发场景下可能存在哪些问题?

数据丢失 数据重复 死循环

  • Doug Lea writes:

通过上面Java7中的源码分析一下为什么会出现数据丢失,如果有两条线程同时执行到这条语句 table[i]=null 时两个线程都会区创建Entry,这样存入会出现数据丢失.

如果有两个线程同时发现自己都key不存在,而这两个线程的key实际是相同的,在向链表中写入的时候第一线程将e设置为了自己的Entry,而第二个线程执行到了e.next,此时拿到的是最后一个节点,依然会将自己持有是数据插入到链表中,这样就出现了数据重复.

通过put源码可以发现,是先将数据写入到map中,再根据元素到个数再决定是否做resize.
在resize过程中还会出现一个更为诡异的问题死循环.

这个原因主要是因为hashMap在resize过程中对链表进行了一次倒序处理.
假设两个线程同时进行resize,A->B 第一线程在处理过程中比较慢,第二个线程已经完成了倒序编程了B-A 那么就出现了循环,B->A->B.这样就出现了就会出现CPU使用率飙升.

PS: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发现,之所以出现死循环,主要还是在于对于链表对倒序处理,在Java 8中,已经不在使用倒序列表,死循环问题得到了极大改善.

通过Debug来进一步理解HashMap

环境

  • IntelliJ IDEA 2018 专业版
  • Deepin Linux 15.9桌面版

过程

测试代码

import java.util.HashMap;
import java.util.Map;
import java.util.Objects;
import java.util.Random;

/**
 * 通过debug查看HashMap存储数据时的结构
 *
 * @author lingsh
 * @version 1.0
 * @date 19-9-25 下午4:29
 */

public class TestHashMap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size 存放数据量
        // cap HashMap初始设置容量 10 --> 16
        int size = 10000,cap = 10;
        Map<THMString,Integer> map = new HashMap<>(cap);
        // 存放数据
        for (int i = 0; i < size; i++) {
            map.put(THMString.getRandomString(),i);
        }
        // 用于定点调试(只是该main函数的终止位置,可以用于暂停查看map结构)
        System.out.println(map.size());
    }
}

/**
 * TestHashMapString 
 * hashCode分布极其集中的自定义类
 * 底层是LEN大小的字符串
 */
class THMString {
    /**
     * 底层真实数据
     */
    private String str;
    /**
     * SIZE 用于加强实例碰撞的可能性
     */
    private final static int SIZE = 1024;
    /**
     * 底层数据大小
     */
    private final static int LEN = 5;
    /**
     * 使用随机数来确定底层数据内容
     */
    private static Random random = new Random();

    public THMString(String str) {
        this.str = str;
    }

    @Override
    public int hashCode() {
        // 集中hashCode 通过不断的取余来加强碰撞可能
        return str.hashCode() % SIZE % SIZE % SIZE % SIZE % SIZE;
    }

    @Override
    public boolean equals(Object obj) {
        THMString thms = (THMString) obj;
        return Objects.equals(this.str,thms.str);
    }

    @Override
    public String toString() {
        return "[String:" + str + "\thashCode:" + hashCode() + "]";
    }

    /**
     * 获取随机的实例作为HashMap的Key
     * 
     * @return 随机的实例
     */
    static THMString getRandomString() {
        char[] chars = new char[LEN];
        for (int i = 0; i < chars.length; i++) {
            int word = random.nextInt('z' - 'a');
            chars[i] = (char) (word + 'a');
        }
        return new THMString(new String(chars));
    }
}

目标成果

底层数据结构
  • Node

    分享图片

  • TreeNode

    分享图片

扩容过程
  • 扩容开始时

    分享图片

  • 扩容时移动一个节点到新表

    分享图片

Debug技巧

关闭Debug时IDEA优化的类结构

分享图片

当开启该选项时,IDEA将参数隐藏,比如:next,newThr等

发现table存放jar路径

分享图片

因为在源码debug时,不仅我们个人在使用HashMap,运行程序系统也会使用到它,所以我们可能会捕捉到系统在初始化时调用HashMap存取值
所以,建议

  • 先给自己程序设断点,确定在开始自己的程序,再到HashMap源码那设置断点

参考文章

  1. HashMap完全解读
  2. HashMap之resize详解
  3. HashMap源码注解 之 静态工具方法hash()、tableSizeFor()(四)
  4. HashMap就是这么简单【源码剖析】
  5. HashMap源码分析(jdk1.8,保证你能看懂)
  6. hashmap的线程不安全体现在哪里?
  7. idea调试debug(HashMap,ArrayList等)开启/关闭集合类视图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与技术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dio@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


@ 注解能被用来为程序元素( 类、 方法、 成员变量等) 设置元数据。 值得指出的是, 注解不影响程序代码的执行, 无论增加、 删除注解, 代码都始终如一地执行。 如果希望让程序中的注解在运行时起一定
@ 1、线性表的概念 线性表是最常见也是最简单的一种数据结构。简言之, 线性表是n个数据元素的有限序列。 其一般描述为: A={a1,a2,……an) 一个数据元素通常包含多个数据项, 此时每个数据元
简介 ArrayList是开发中使用比较多的集合,它不是线程安全的,CopyOnWriteArrayList就是线程安全版本的ArrayList。CopyOnWriteArrayList同样是通过数组
在 Java String类源码阅读笔记 里学习了String类的源码,StringBuilder、StringBuffer是经常拿来和String类做对比的两个类,可谓是“爱恨纠缠” ,这里我们继续
话不多说,先上图。 1、基本概念 欲说线程,必先说进程。 进程:进程是代码在数据集合上的一次运行活动,是系统进行资源分配和调度的基本单位。 线程:线程是进程的一个执行路径,一个进程中至少有一个线程,进
@ 网络基础 计算机网络是指两台或更多的计算机组成的网络,在同一个网络中,任意两台计算机都可以直接通信,因为所有计算机都需要遵循同一种网络协议。 那什么是互联网呢?互联网是网络的网络(internet
JVM是面试中必问的部分,本文通过思维导图以面向面试的角度整理JVM中不可不知的知识。 先上图: 1、JVM基本概念 1.1、JVM是什么 JVM 的全称是 「Java Virtual Machine
@ 本文基于jdk1.8 HashMap采用 key/value 存储结构,每个key对应唯一的value。 在jdk1.7之前,HashMap 的内部存储结构是数组+链表。 在jdk1.8中 Has
@ Eclipse是很多Java开发者的第一个开发工具,尽管开源的Eclipse在一后起之秀的对比下,显得有些颓势,但是,Eclipse有着丰富的插件支持。选择合适的插件,Eclipse表示:老夫也能
@ 准备 LinkedList是基于双向链表数据结构实现的Java集合(jdk1.8以前基于双向循环链表),在阅读源码之前,有必要简单了解一下链表。 先了解一下链表的概念:链表是由一系列非连续的节点组
@ 写博客哪有刷逼乎有意思 1 写博客哪有刷逼乎有意思 2 写博客哪有刷逼乎有意思 3 类的加载、 连接和初始化 系统可能在第一次使用某个类时加载该类, 也可能采用预加载机制来加载某个类。 JVM 和
树结构是一类重要的非线性数据结构。直观来看,树是以分支关系定义的层次结构。树结构在客观世界广泛存在,如人类社会的族谱和各种社会组织机构都可用树来形象表示。 树在计算机领域中也得到广泛应用,尤以二叉树最
@ 本文基于jdk1.8 String类可谓是我们开发中使用最多的一个类了。对于它的了解,仅仅限于API的了解是不够的,必须对它的源码进行一定的学习。 一、前置 String类是Java中非常特别的一
随便打开一个招聘网站,看看对高级Java工程师的技能要求。 抛开其它的经验能力等等,单纯从技术,或者说知识上来讲,可以发现一些共通的地方。 Java基础 计算机基础 数据库,SQL/NoSQL 常用开
@ JDBC指Java 数据库连接,是一种标准Java应用编程接口( JAVA API),用来连接 Java 编程语言和广泛的数据库。 1、JDBC典型用法 1.1、JDBC 4.2 常用接口和类简介
简介 ArrayList是基于数组实现的一种列表。 ArrayList继承体系如下: 图一:ArrayList继承体系 ArrayList实现了List, RandomAccess, Cloneabl
@ Java 的 IO 通过 java.io 包下的类和接口来支持, 在 java.io 包下主要包括输入、 输出两种 10 流, 每种输入、 输出流又可分为字节流和字符流两大类。 其中字节流以字节为
@ 使用断言 断言(Assertion)是一种调试程序的方式。在Java中,使用assert关键字来实现断言。 断言的概念 假设确信某个属性符合要求, 并且代码的执行依赖于这个属性。例如, 需要计算:
@ Java 程序在不同操作系统上运行时,可能需要取得平台相关的属性,或者调用平台命令来完成特定功能。 Java 提供了 System 类和 Runtime 类来与程序的运行平台进行交互。 Syste
@ Java 提供了一个操作 Set 、 List 和 Map等集合的类:Collections , 该工具类里提供了大量方法对集合元素进行排序、 查询和修改等操作,还提供了将集合对象设置为不可变、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