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 will tell.
使用 Python 作为自动化编程语言,那么就自然的使用pyunit
作为自动化测试框架。
如下部分的内容主要来自于pyunit
的官方文档,本文仅做了一些翻译和结构上的简单调整。这部分属于测试框架的基本原理和概念部分,在进行代码编写前,有必要进行了解。
Python 的单元测试框架PyUnit
,可以认为是 Java 语言下的单元测试框架 JUnit
的 Python 语言实现版本,甚至其作者之一【Kent Beck】就是JUnit
的作者。
unittest
要达到如下目标:
- 支持自动化测试
- 让所有的测试脚本共享 开启(setup) 和 关闭 (shutdown) 的代码
- 可以通过集合(collections)的方式来组织测试用例脚本
- 将所有的测试脚本从测试报告框架中独立出来
为了达到以上目标,unittest
支持如下几个重要概念:
-
测试装置(test fixture)
为一个或者多个测试用例做一些准备工作,例如:连接一个数据库,创建一个目录,或者开启一个进程
-
测试用例(test case)
测试用例是测试行为的最小单元,通过对一些输入输出值的对比来进行测试检查
-
测试套件(test suite)
将
测试用例
或者测试用例集合
聚合组织起来的集合。可以批量执行一个测试套件内所有的测试用例 -
测试执行器(test runner)
组织安排测试脚本执行活动的组件。测试执行器通过一些图形界面,文本界面或者返回一些特殊的值来展示测试脚本的测试结果。主要用于生成测试报告
代码示例:
官方文档里面介绍了几种组织测试用例脚本的方式:
- 独立测试函数
- 单用例测试类
- 多用例测试类
不同的编写形态,会有不同的组织方式,具体可以看官方文档。我最喜欢第三种方式 多用例测试类
,这种方式具有如下特点:
- 测试类 继承于 unittest.TestCase
- 一个测试类可以管理多个 测试脚本函数
- 测试脚本函数名称需要以 test_ 开头
- 一个测试类里面的所有的测试函数共享 setUp和tearDown函数
在控制台中运行此程序:
前面基本例子的 main
函数采用的最简单方式,运行所有的测试用例,并生成默认文本报告。
只需要对调用函数做一些简单的修改,可以将这些测试用例进行合理组织,并获取有用的数据信息,以便和信息系统进行集成,形成较好的扩展。
运行后生成的输出为:
上面的输入结果已经将测试的结果进行了统计,这些数据都是一次测试活动中的重要指标,这些数据可以入库,和测试信息管理系统集成,后期生成仪表盘或者统计报表,形成稳定和产品测试线路图,这些都是和开发相关的了,在此不再多叙述。
结合上面的例子,我们也可以找到上一节的理论部分对应的具体实现对象:
-
测试装置(test fixture)
由setUp函数来做初始化工作,由tearDown做销毁工作
-
测试用例(test case)
对应TestCase类,或者更细化的对应里面的测试脚本函数
-
测试套件(test suite)
对应TestSuite类
-
测试执行器(test runner)
对应TextTestRunner类
IDE工具
既然需要开发代码的生产力,那么就需要一款 IDE 工具 —— Pycharm
。它是目前最专注/专业的 Python 语言的 IDE 了。在对 Pyunit
也有比较好的支持。
主要支持如下:
- 可视化的编程开发(这是IDE的基本特点)
- 对测试结果进行可视化的展示
- 导出生成HTML的测试报告
- 可视化控制用例执行(这个在开发调试阶段很方便,可以方便控制指定代码单元运行)
让一个目录下的所有用命执行;
让单个文件内所有用例执行;
让单个文件内的单个用命执行。
运行和调试
Pycharm 对测试脚本提供了灵活的运行和调试支持。
通过 pycharm,开发人员可以不用编写main
函数,就可以实现如下功能:
- 运行一个文件下所有的测试类
- 运行一个测试类的所有测试脚本
- 运行一个测试类的某个测试脚本
其中 “运行一个测试类的某个测试脚本” 比较有用,适合在开发阶段快速地对单个脚本进行开发和运行调试。
使用方法:
a. 将光标移动到测试函数内部
b. 按下运行快捷键 ctrl+shift+F10 (Eclipse快捷键方案)
如果要断点调试,则使用Debug
模式,即可对单个函数运行和断点调试了。
当然,也可以不必借用 IDE ,而通过对testSuit
操作,也可以实现以上功能,但是 IDE 却提供了更灵活直接的选择。这只是一些 IDE 使用技巧,也不多述了。
结果可视化
对于前面提到的例子,如果选择在 IDE 中运行此程序,会看到如下效果:
可以看到全部运行通过。如果刻意将其中一个弄成不通过的,则会显示如下的结果:
生成测试报告
Pycharm 也提供了测试结果报告的导出功能,在测试结果显示框上的一个功能按钮上。
导出结果如下:
如果不考虑和信息系统集成,不考虑后续的仪表盘和测试统计工作,只是要生成报告,这个功能已经足够了。
一般情况下,做自动化测试和开发,上面的那些那些技能已经完全能够满足要求了。
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就是利用各种计算机基本知识,面对不断增加的业务需求,而不断地增加测试用例脚本了。
功能开发项目,原理都很简单,但是随着量的增加,都会形成规模,测试开发工程也是一样。
项目组织
之前对测试用例的 开发调试态 的工具进行了介绍。但是如果真正的要纳入到 持续集成 的自动化体系,就显然不能依赖于 IDE 了。而是使用 python 语言的组织和调用方式了,比如要有 main
函数来作为执行入口等等。
详细的技术实现细节,在后面有机会,将再会写相应的文章进行介绍。
通过脱离 IDE 的项目组织方式,有如下优点:
-
可以通过事件触发来执行所有脚本(能够成为 持续集成 流水线的一环节)
-
可以将数据全部提出并进行自定义加工和处理(和测试信息系统集成,为质量分析系统提供数据源)
学习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软件测试说到底是技术行业,
如果你
①目前仍在从事手工测试,想进阶自动化测试
②做了几年软件测试,仍然不会编程
③想要进大厂,结果却是屡屡回去等通知
我邀你进群吧,175317069。Q群有各测试界的前辈已经整理好的学习资料,也有深潜多年的自动化技术人分析讨论。学习的价值取决于你的行动,莫做思想上的巨人。获取大厂技术、面试资料。
最后:
软件测试说到底是技术行业,凡事一定要趁早,因为这对你未来几年的规划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并且越早的学习,这对你未来测试技术所掌握的深度也会非常有帮助。要多在社群交流,提升自己找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上分享就带这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与技术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email protected]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