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项目成本失控的原因
- 对工程项目认识不足
- 组织制度不健全
- 方法问题
- 技术制约
- 需求管理不当
2、成本的类型
- 可变成本
- 固定成本
- 直接成本:直接可归属于项目工作的成本,如项目软对差旅费、工资、项目使用的物料及设备使用费等;
- 间接成本:来自一般管理费用,或几个项目共同担负的项目成本所分摊给本项目的费用;
- 机会成本
- 沉没成本
项目成本管理,重点关注完成项目活动所需资源的成本,但同时也应考虑项目决策对项目产品、服务或成果的使用成本、维护成本和支持成本的影响。
3、应急储备与管理储备
应急储备:包含在成本基准内的一部分预算,用来应对“已知-未知”风险;
管理储备:为了管理控制而特别留出的项目预算,用来应对“未知-未知”风险;管理储备不包含在成本基准中,但属于项目总预算和资金需求的一部分;管理储备使用前,需要得到高层管理者审批;当动用管理储备时,需要把动用的管理储备增加到成本基准中,从而导致成本基准变更。
4、规划成本管理
规划成本管理,是为规划、管理、花费和控制项目成本而制定政策、程序和文档的过程;其主要作用是,在整个项目中为如何管理项目成本提供指南和方向;
- 输入:项目管理计划(范围基准、进度基准、其他信息);项目章程;EEFs;OPAs
- 输出:成本管理计划
- 工具技术:专家判断;分析技术;会议
成本管理计划,是项目管理计划的组成部分,描述将如何规划、安排和控制项目成本;
其中规定了计量单位、精确度、准确度、组织程序链接、控制临界值、绩效策略规则、报告格式、过程描述、其它细节等。
回收期:原始投资额通过未来现金流量回收所需要的时间;
投资回报率:通过投资应返回的价值,即企业从一项投资活动中得到的经济回报;
内部报酬(收益)率:使投资项目的净现值=0的贴现率;实际上反应了投资项目的真实报酬;
现金流贴现:把企业未来特定期限内的预期现金流量还原为当前现值;
净现值:一个项目预期实现的现金流入的现值,与实施该项计划的现金支出的现值的差额。
5、估算成本
估算成本,是对完成项目活动所需资金进行近似估算的过程;其主要作用是,确定完成项目工作所需的成本数额;
项目估算的准确性,随着项目的进展而逐步提高;如启动阶段,可得到项目的粗略量级估算,区间为-25%~+75%;随着信息越来越详细,确定性估算的区间可缩小至-5%~+10%;
项目成本估算的主要步骤:
- 识别并分析成本的构成科目;
- 根据已识别的项目成本构成科目,估算每一科目的成本大小;
- 分析成本估算结果,找出各种可以相互替代的成本,协调各种成本之间的比例关系。
- 输入:成本管理计划;人力资源管理计划;范围基准;项目进度计划;风险登记册;EEFs;OPAs
- 输出:活动成本估算;估算依据;项目文件更新(风险登记册等)
- 工具技术:专家判断;类比估算;参数估算;自下而上估算;三点估算;储备分析;质量成本(COQ);项目管理软件 ;卖方投标分;群体决策技术
类比估算:以过去类似项目的参数值为基础,来估算当前项目的同类参数或指标;综合利用历史信息和专家判断;
参数估算:利用历史数据之间的统计关系和其它变量,来进行项目工作的成本估算;参数估算的准确度取决于参数模型的成熟度和历史数据的可靠性;
自下而上估算:首先对单个工作包或活动的成本进行最具体、细致的估算,再把这些细节性成本向上汇总或滚动到更高层次;自下而上估算的准确性,取决于单个活动或工作包的规模和复杂程度;
三点估算:考虑估算中的不确定性和风险;三角分布CE=(CO+CM+CP)/3;贝塔分布CE=(CO+4CM+CP)/6
储备分析:应急储备;管理储备
6、制定预算
制定预算,是汇总所有单个活动或工作包的估算成本,建立一个经批准的成本基准的过程;其主要作用是,确定成本基准,可据此监督和控制项目绩效;
项目预算,包括经批准用于项目的全部资金;
成本基准,是经过批准且按时间段分配的项目预算,但不包括管理储备;只有通过正式的变更控制程序才能变更,用作与实际结果比较的依据;
- 输入:成本管理计划;范围基准;活动成本估算;估算依据;项目进度计划;资源日历;风险登记册;协议;OPAs
- 输出:成本基准;项目资金需求;项目文件更新(风险登记册、活动成本估算、项目进度计划等)
- 工具技术:成本汇总;储备分析;专家判断;历史关系;资源限制平衡
成本汇总:先把成本估算汇总到WBS的工作包,再由工作包汇总至WBS更高层次(控制账户),最终得到项目总成本;
成本汇总流程:汇总各项目活动的成本估算+应急储备 → 相关工作包的成本;汇总各工作包的成本估算+应急储备 → 控制账户的成本;汇总各控制账户的成本 → 成本基准;成本基准+管理储备 → 项目预算;
7、控制成本
控制成本,是监督项目状态,以更新项目成本,管理成本基准变更的过程;其主要作用是,发现实际与计划的差异,以便采取纠正措施,降低风险;
有效成本控制的关键在于,对经批准的成本基准及其变更进行管理;
项目成本控制包括:
- 对造成成本基准变更的因素施加影响;
- 确保所有变更请求都得到及时处理;
- 当变更实际发生是,管理这些变更;
- 确保成本支出不超过批准的资金限额,既不超出按时段、按WBS组件、按活动分配的限额,也不超过项目总限额;
- 监督成本绩效,找出并分析与成本基准间的偏差;
- 对照资金支出,监督工作绩效;
- 防止在成本或资源使用报告中出现未经批准的变更;
- 向有关干系人报告所有经批准的变更及其相关成本;
- 设法把预期的成本超支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 输入:项目管理计划(成本基准、成本管理计划等);项目资金需求;工作绩效数据;OPAs
- 输出:工作绩效信息;成本预测;变更请求;项目管理计划更新(成本基准、成本管理计划等);项目文件更新(成本估算、估算依据等);OPAs更新
- 工具技术:挣值管理;预测;完工尚需绩效指数;绩效审查;项目管理软件;储备分析
挣值管理(EVM):把范围、进度和资源绩效综合起来考虑,以评估项目绩效和进展;把范围基准、成本基准和进度基准整合起来,形成绩效基准;
计划价值PV,为计划工作分配的经批准的预算;在某个给定时间点,PV代表着应该已经完成的工作;
项目的总计划价值,即PV之和,称为完工预算BAC;
挣值EV,是对已完成工作的测量值,用分配给该工作的预算来表示;
实际成本AC,在给定时段内,执行某工作而实际发生的成本;
进度偏差SV=EV-PV;>0表示进度提前,<0表示进度落后;
进度绩效指数SPI=EV/PV;>1表示进度提前,<1表示进度落后;
成本偏差CV=EV-AC;>0表示成本超支,<0表示成本节约;
成本绩效指数CPI=EV/AC;>1表示成本超支,<1表示成本节约;
预测:即根据项目绩效,对完工估算(EAC)进行预测,预测结果可能与BAC存在差异;计算EAC时,通过用已完成工作的AC,加上剩余工作的完工尚需估算ETC;EAC=AC+自下而上的ETC
三种常用的计算EAC的方法:
- 假设按照预算单价完成ETC工作,EAC=AC+(BAC-EV)
- 假设以当前CPI完成ETC工作,即假设项目继续按照目前的情况进行,EAC=BAC/CPI
- 假设SPI与CPI将同时影响ETC工作,EAC=AC+(BAC-EV)/(CPI*SPI)
完工尚需绩效指数TCPI:为了实现特定的管理目标,剩余资源的使用必须达到的成本绩效指标,是完成剩余工作所需的成本与剩余预算之比,TCPI=(BAC-EV)/(BAC-AC)
绩效审查:偏差分析;趋势分析;挣值绩效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与技术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dio@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