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UML在软件开发中的整个使用过程
- 在需求阶段,通过用例图建模,描述用户感兴趣的系统功能。
- 在静态分析阶段,主要识别系统中的类及其关系,用类图来描述系统。
- 在动态分析阶段,尝试组织多个对象,并构思对象的交互与协作,以实现和检验用例的可行性,可以用UML动态模型来描述,如时序图。
- 在测试阶段,不同的测试小组使用不同的UML图作为测试依据:单元测试使用类图和类规格说明;集成测试使用组件图和协作图;系统测试使用用例图来验证系统的行为;验收测试由用户进行,以验证系统测试的结果是否满足在分析阶段时确定的需求。
用例图
- 用例(use case):从用户的观点对系统行为的一个描述。
- 用例图表达系统的外部事物(参与者)与系统的交互,它表达了系统的功能,即系统所提供的服务。
- 绘制用例时要时刻记住,用例是参与者使用系统的功能。参与者包括人物角色也包括外部硬件、外部系统。
- 用例之间的关系
- 关联关系即参与者与用例的交互
- 包含关系
《include》
:A—>B表示,如果A执行了,B一定会无条件执行。 - 扩展关系
《extend》
:A—>B表示,B是基用例,B先执行,而A则在一定条件下才会执行。也就是可能执行,是基用例的一个扩展。 - 泛化关系:表示继承
类图
步骤
- 首先明确类图一般是围绕一个用例而画,该用例用到了哪些类,这些类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
- 分析一个用例用到了哪些类。
- 分析类应该包含哪些属性和方法,注意如果绘制的很完美的话,这里的方法要和时序图中的消息对应起来。有些不是主要功能的消息实在对应不上也无伤大雅。
- 分析类之间有什么关系。
类之间的关系
参考PowerDesigner 画类图
上文中写的很清楚,对于类之间的几种关系。
补充的一点:如果在powerDesign中要为一个类添加带参数的方法,则可以这样:
PowerDesigner在类图的方法里面添加参数
时序图
注意点
- 一个时序图一般也是围绕一个用例而画,而且用到的类和消息与类图中的类和方法对应起来。
- 时序图上方的对象可以是类,也可以是对象,也可以是实体类。
- 理清消息发出的先后关系,怎么传递的。
- 时序图一定要用运行程序的思维来画,将系统的每个行为规范的毫无二意,只有一个意思,不能让看时序图写代码的程序员天马行空发挥。
- 绘制之前可以先用序号写出每一步做了什么,序号即是时间顺序。
- 在系统中寻找三种类
绘制
一些概念参考:UML时序图(Sequence Diagram)学习笔记
上文中还有一些时序图里常用的组合片段举例,另外也可以参考这个UML图 | 时序图(顺序、序列图)绘制
以及 PowerDesigner16 画时序图教程
一些绘制时序图的例子
- 用户登录系统。用户登录类图,时序图以及用户登录成功时序图
- 成绩查询。UML简单介绍(十)——几个时序图的案例展示与分析
一些其他经验:用例图、类图与时序图的关系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与技术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email protected]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