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现代开发的基础,为什么 TDD 没有被广泛采用?

测试驱动开发在 1999 年左右是最前沿的技术,也是现代开发的基础,但为什么直到现在还没有被广泛使用?

“我认为,在我作为一名专业极客的四十二年生涯中,软件行业在历史上始终不能或不愿意掌握和采用测试驱动开发(TDD),这是最令人沮丧和丧气的事件之一。”对于 TDD 没有广泛被应用的问题,GeePaw Hill 发了系列推文进行了探讨。他认为问题在于其支持者在组织方面的失败,他们推动得太猛,想将“TDD”转化为“测试很好”。

对此,我认为:对于那些最坚定的支持者来说,其实TDD 并不像他们认为的那么有价值。

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将 TDD 的价值基于自己的经验,因此,我也想基于我的经验来谈谈这个问题。先从我的背景开始讲起吧。我将自己视为“TDD 人”。早在 2012 年我就学会了 TDD,它帮助我获得了第一份软件工作,而我之前的两份工作,都是在 Ruby 中严格执行 TDD。有那么一段时间,我所有的个人项目都遵循严格的 TDD,如果有一天,我头脑一热,创办了一家科技创业公司,我也会使用 TDD 来开发软件。我在 2018 年的时候就会为 TDD 辩护,现在也仍然会为 TDD 辩护。

我和他们的区别在于,我将 TDD 视为一项“有些用处”的技术,是众多技术中的一项;而那些最强烈的倡导者则认为 TDD 是一种“变革”。有些人声称,TDD 对编程的重要性,就像洗手对医学的重要性一样。

为什么会有区别?因为我们指的是两件不同的事情。我实行的是“弱 TDD”,这只是意味着“在代码之前编写测试,在短的反馈周期内”。这有时被贬低为“测试优先”。而强 TDD 遵循的是一个更严格的“红-绿-重构”周期。

编写一个最小的失败测试。编写尽可能少的代码来通过测试。在不引入新行为的情况下重构一切。

重点是极简(minimality)。在其最纯粹的形式中,我们有 Kent Beck 的 test && commit || reset (TCR):如果最小的代码没有通过,那么就把所有的修改都删除,然后重新开始。

另外,对于为什么要进行 TDD,我们也有不同的看法。强 TDD 的支持者们常常声称,这并非一项测试技术,而是一种偶然使用测试的“设计技术”。但我对这一说法感到困惑,原因有二。首先,他们使用“设计”的方式,和我有很大的区别:本地代码组织与系统规范。其次,很多人说它一直就是这样的,而原书中明确地声称,它是一种测试技术。不管怎么说,这是现代强 TDD 的一个核心原则:TDD 让你的设计变得更好。换句话说,弱 TDD 是一种技术,而强 TDD 则是一种范式。

没意义的极致主义

没有人愿意听别人说他们做错了,尤其是他们做错的时候。

如果你尝试了 TDD,但它没有“起效”,而实际上你所尝试的东西根本不是 TDD,那又会如何?

——反对 TDD(Against TDD)

为了避免每一个细微的差别,我将集中讨论 TDD 的“极繁主义(Maximalism)”模型:

除最特别的情况外,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使用 TDD。应该尽可能严格遵循 TDD 周期(尽管 TCR 是不必要的)。测试优先并非 TDD。TDD 总是能带来更好的设计。TDD 可避免其他形式的设计。TDD 可避免其他形式的验证。TDD 不会失败。如果它引起问题,那是因为你做错了。

TDD 和生产力之间的权衡关系到学习曲线。一旦你到达山顶,那就没有什么权衡的事了。如果你还在谈论权衡,那就表明你可能在山上的什么位置。

我认为,真正的极致主义者并不多,尽管我至少遇到过一个。大多数倡导者在某些方面是温和的,但在另一些方面却是偏激的——我当然也不例外!但是对于更广泛的 TDD 对话是什么样子的,极致主义者是一个很好的模型。尽管人们只是在口头上谈论诸如“使用合适的工具”“没有银弹”之类的东西,但是他们经常发表他们的极致主义的观点,而不分享他们的注意事项。极致主义思想,在整个学科中得到了广泛的传播。

极致主义分析

TDD 的极致主义案例来自两个方面:它对你的测试和设计都有好处。

验证

TDD 的开发是复式簿记,同样的原则,同样的推理,同样的结果。

这条推文的论点很简单:在极致的 TDD 下,所写的每一行代码都会被测试所覆盖,这样就会发现更多的 bug。我对此深信不疑。测试覆盖率越高,意味着 bug 越少。

问题在于,TDD 测试非常受限制。为了使 TDD 周期保持快速,你的测试需要快速编写和运行,而且要能在“一秒之内完成数百次的测试”。唯一符合这三个标准的测试是手工制作的单元测试。这就将其他形式的测试排除在外:集成测试、端到端测试、突变测试、模糊测试、性能测试、基于模型的测试。

要想让单元测试足够充分,就必须替代所有其他形式的测试。还必须替代基于非测试的验证技术:手动测试、代码检查、类型系统、静态分析、合同、把断言语句推得到处都是。

“可是,从来没有人说过,你只需要做一个单元测试!”好吧,我们认为自己很幸运,因为我曾经多次经历过这种极繁的情形:如果你使用 TDD,你将不存在任何 bug,因此,如果你存在 bug,那就是你的 TDD 使用不当。

TDD 是一种“设计”方法吗?

测试驱动开发(TDD)并非一种测试方法。它是一种设计方法。通过使用自动测试,它可以帮助你构建干净、经过测试和无错误的代码。测试不是 TDD 的输出。测试是输入,干净的设计和代码是输出。

就像我以前说过的,TDD 的倡导者使用“设计”的方式与我截然不同,所以让我们先解释一下其中的区别。

对于我而言,设计就是软件的规范。我们需要处理一个问题,以及我们希望保留的一些属性,我们的系统能够满足这些要求吗?比如,设想一个工作器,可以从三条数据流中提取数据,把这些数据合并在一起,然后把他们上载到数据库。我要保证不会出现重度的数据,流的停顿能够得到优雅地处理,所有的数据最终都会合并,诸如此类。我不在乎代码为“API 请求”调用了哪些方法,也不在乎 JSON 响应是怎样转化为域对象的。我只在乎它对数据做了什么。

与此相反,“设计”在 TDD 中是怎样组织代码的。munge 是一个公共的还是私有的方法?我们是否应该把 http 响应处理程序分割成独立的对象?check_available 方法的参数是什么?TDD 的倡导者们谈到了“倾听你的测试”:如果编写测试很困难,那就说明你的代码有问题。你应该重构代码,使其更容易测试。换句话说,难以通过 TDD 进行测试的代码组织得很糟糕。

TDD 是一种设计技术。如果你不需要设计,那么你就不需要 TDD。(测试只是设计过程的一个很好的副作用。)我简直无法想象这样的系统是如此地小,以至于可以不需要任何设计。

但是 TDD 是否能确保良好的组织?我并不这么认为。我们知道,TDD 的代码看上去是不同的。在其他方面:

依赖注入。这使得代码更容易配置,但代价是使其更加复杂。大量的小函数而不是几个大函数。广泛采用公共方法,而非深入使用私有方法。

这些一定是坏事吗?不是的,它们会把事情搞砸吗?是的。有时候,大的函数会带来更好的抽象,而小的函数会导致混乱的行为图。有时候,依赖注入会使代码变得更加复杂,难以理解。有时候,大型公共 API 会让模块之间的耦合变得更紧密,这就是为了鼓励重用“实现对象”。如果 TDD 与你的组织相抵触,那么有时 TDD 是错误的。

现在,这是一个相当弱的论点,因为它同样适用于任何种类的设计压力。极繁主义更具体的问题是,代码组织必须以极少的步骤开发。这导致了路径依赖:代码的最终结果会受到你所采取的路径的强烈影响。按照极繁的 TDD,下面是我写的前七个测试:

quicksort([]) # prove it exists

assert quicksort([]) == []

assert quicksort([1]) == [1]

assert quicksort([2, 1]) == [1, 2]

assert quicksort([1, 2]) == [1, 2]

assert quicksort([1, 2, 1]) == [1, 1, 2]

assert quicksort([2, 3, 1]) == [1, 2, 3]复制代码

下面是传递它的最小代码:

def quicksort(l):

if not l:

return []

out = [l[0]]

for i in l[1:]:

if i <= out[0]:

out = [i] + out

else:

out.append(i)

return out复制代码

需要澄清的是,我并不是想在这里表现得反常,当我严格遵守 TDD 时,我就是这样做的。有了更多的测试,它就会趋于正确,但由于我们将代码封装在一组小型的测试中,因此设计将会变得很不可靠。

既然我说我正在做的是“弱 TDD”,所以我还是会在快速排序(QuickSort)之前写一个测试。但与最大的 TDD 不同,我不会去编写一个单元测试。而是像下面这样编写:

from hypothesis import given

from hypothesis.core import example

import hypothesis.strategies as st

@given(st.lists(st.integers()))

def test_it_sorts(l):

out = quicksort(l)

for i in range(1, len(l)):

assert out[i] >= out[i-1]复制代码

这是一个属性测试的示例。我不是对一堆具体的示例进行编码,而是按照排序的定义进行编码,测试将在随机列表上运行我的代码并检查属性是否成立。概念上的统一进一步深化,这也推动了更好的组织。

这导致了我对极繁主义的 TDD 最大的不满:它强调局部组织而不是全局组织。如果它能让你不对一个函数进行整体思考,那么它也能让你不对整个组件或组件之间的交互进行整体思考。它能带来更好的设计。

James Shore 发了推文:

架构对于前期设计来说太重要了。

(事实上,我最痛恨的就是这会让人混淆代码组织和软件设计,而非 TDD 的人也会将这两者混淆,因此,或许我只会选择一个非常差劲的话题来进行宣传。)

弱 TDD 的好处

我已经讲了很多关于 TDD 的废话。就像我以前说过的,我常常实践 TDD 的“弱”形式:在编写代码之前先编写一些验证,但又不坚持极致,甚至不坚持基于测试的验证。TDD 的极繁主义者也许会说它并非“真正的 TDD”,让他们见鬼去吧。

弱 TDD 有四个好处:

你可以编写更多的测试。如果编写一个测试“Gates”来编写代码,你就必须这么做。如果你可以以后再编写测试,你就可以一直拖着,而且永远不会去编写。在我看来,这是向早期程序员教授 TDD 的主要好处。重构更容易,因为你更容易抓住回归的问题。现在,在开发代码时,所有代码都至少有一个客户端。这会告诉你界面是否太过笨拙。它会让你养成一种习惯,就是在你实际没有使用单元测试的情况下,也要考虑你的代码如何被验证。

等等,这些不就是和极繁的 TDD 一样的好处吗?“它检查你是否有笨拙的界面”听起来非常像“倾听你的测试”。嗯,是的。你应该倾听你的测试!TDD 经常使你的设计变得更加完美!

我的观点是,它也可能使你的设计变得更糟。有 TDD 比没有 TDD 好,但没有 TDD 比过度的 TDD 好。TDD 是一种你与其他方法结合使用的方法。有时你会听从这些方法,他们会给出相互矛盾的建议。有时,TDD 的建议会是正确的,有时会是错误的。有时它会错得离谱,以至于你在那种情况下不应该使用 TDD。

为什么 TDD 还没有征服世界

今天真是大开眼界。测试驱动开发在 1999 年左右是最前沿的。它是现代开发的基础。我无法想象不使用它。听到公司不使用它,就像听到公司说“你听说过这个叫 Linux 的新东西吗?”卧槽。

所以,在所有这些之后,我有了我的假设,即为什么 TDD 没有传播开来。老实说,这是一种相当反常的假设。极繁的 TDD 并不像极繁主义者所认为的那么重要。TDD 在方法组合中使用得更好。因为有用的方法远远多于一个人所能掌握的,因此,你要选择你想擅长的。通常情况下,TDD 不会被选中。

我将其与 Shell 脚本相提并论。今年这个春季,我花费了大量的时间来学习 Shell 脚本。我想每位开发者都应该懂得怎样编写自定义函数。这是否比 TDD 更重要呢?如果人们没有时间去同时学习,他们会选择哪个呢?如果使用合适的 TDD 所花的时间太长了,那么你能在 Shell 脚本和调试实践中学到一些东西吗?人们什么时候才能停下来?

结语

我甚至不知道我的结局是什么。写这篇花了我三天时间,我不知道它是否让我或你们中的任何一个人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我甚至不知道我的理解是否正确,因为我并没有做很多研究,也没有处理过一些细节上的问题。

原文链接:

https://buttondown.email/hillelwayne/archive/i-have-complicated-feelings-about-tdd-8403

原文地址: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140834401872839168/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与技术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dio@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


所以很多人都会选择将这些生活琐事来交给智能化产品,在众多产品中,扫拖机器人所给我们带来的便利性最强,扫地、拖地全都一气呵成,不需要人为过多干预,不过目前大多数扫拖机器人对于双手解放得不彻底。而石头作为
“昨天的经历都将成为明天的力量。” 将绝大部分精力都奉献给璃月港的刻晴,可以说是《原神》中的高人气角色了,虽然是常驻角色,并且对于普通玩家来说……刻师傅别刮了……不过作为开服就存在的角色,还有独特的剑法
最近,全球知名的通信产业盛会MWC 2024(2024世界移动通信大会)正式召开,其中,联发科以“连接AI宇宙”(Connecting the AI-verse)为主题,为大众展示出一系列在AI和移动通信技术等领域的最新突破,吸引了大量行业
今年上半年有很多值得关注的机型,其中华为最新的影像旗舰华为P70 Art也自然受到了业界不少的关注目光,目前关于这款机型的轮廓图已经在网上曝光。
目前,2024世界移动通信大会(MWC)正在西班牙巴塞罗那举行,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大会参展中国厂商非常多,包括华为、中兴、小米、荣耀等等多家厂商均在其列。
就在去年,真我推出了11 Pro+,用一个2亿像素传感器和zoom变焦功能,开启了中端手机影像的长焦大战,而后友商才姗姗来迟的跟进了2亿像素传感器。
【手机之家新闻】一年一度的MWC已经于当地时间2月26日在巴塞罗那正式开展,在本次MWC2024上全球各大厂商齐聚一堂,展出自家最新的技术与产品,其中中兴就参展本次MWC2024,并且展出了诸多面向企业端的产品,而旗下的
近日,联发科在MWC 2024(2024 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展出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AI和移动通信技术突破,以“连接AI宇宙”(Connecting the AI-verse)的展厅吸引了无数业界精英和媒体的目光。特别是其现场的生成式AI技术
虽然目前国内已经有不少厂商入局折叠屏产品,但是努比亚却迟迟没有入局。不过在近日举办的MWC 2024展会上,努比亚发布了自家首款折叠屏手机——努比亚Flip,预计国内很快也会上市。
MWC 2024正在西班牙巴塞罗那举办,和往年一样,荣耀这次依旧携众多新产品、新技术参会。荣耀Magic6 Pro、荣耀Magic V2 RSR保时捷设计的机型在海外正式发布,并且还展示了魔法大模型、任意门等诸多新技术。
MWC 2024正在西班牙巴塞罗那如火如荼地举行,其中小米也参加了今年的大会,在会上发布了在国内大受欢迎的小尺寸旗舰——小米14。值得一提的是,高通公司CEO安蒙甚至亲临发布会现场为这款机型助阵。
《原神》是一直以来在机圈深受欢迎的游戏,在充满幻想的提瓦特大陆上,你可以邂逅不少性格迥异、能力独特的伙伴。而一加Ace系列一直就拥有非常强烈的电竞属性,也是畅玩《原神》的热门机型,而在本月,一加Ace 3将推
有不少网友发现,今年新机的发布时间相对于往年大幅提前,很多厂商在春节之前密集发布了自己最新的中高端机型,给人一种年后没什么新机可发了的感觉。不过魅族全新的大杯机型——魅族21 PRO非常值得期待,魅族科技也
2022年7月,小米12S Ultra正式发布,这款产品率先将1英寸大底主摄引入到移动影像领域,同时凭借鲜明的徕卡影调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时这款产品也被视为了影像旗舰地位的机型。如果从那时算起,到现在差不多已经快过
随着智能手机的日益普及和智能化进程的加速,智能穿戴设备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各大智能手机厂商纷纷进军智能穿戴市场,试图在这一新兴领域抢占先机。
早在去年秋天,HyperOS操作系统发布的时候,小米便勾勒出了“人车家全生态”的美好蓝图,而在这其中,小米的多终端统一战略是核心,目前已经有不少小米产品预装或者接受到了HyperOS操作系统的推送,在过去几个月的时
今年雷军将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小米汽车上,所以接下来的手机业务将由刚刚兼任小米品牌总经理卢伟冰接管。同时雷军也在微博上表示小米2024年开年旗舰——小米14 Ultra即将在近期发布,并且将有卢伟冰进行讲解。另外,卢
新的一年有龙则灵,有愿必达。自1月19日起,荣耀加码“新年荣耀,一起成龙”年货节,在全国荣耀线下门店上线了“新年许愿处”、“龙运当头”等趣味活动,吸引大批消费者到店打卡许愿,戴龙头迎好运。与此同时,为了回
小米在官网微博中已经透露了关于小米14 Ultra信息,所以新机上市应该不会太晚。根据德国莱茵的官方消息,目前小米14 Ultra(型号为24030PN60G)获得了莱茵无频闪认证,表明这款手机可以有效减轻屏幕给用户带来的视觉疲
2月22日,上海广播电视台与华为举办鸿蒙合作签约仪式,宣布其官方客户端看看新闻APP将基于HarmonyOS NEXT鸿蒙星河版启动鸿蒙原生应用开发,为用户提供更加极致的新闻资讯服务体验。此次合作标志着上海广播电视台成为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