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依赖子集的大数据帧中每行的多个新聚合

我在R中有一个大数据框,我想基于现有列创建一些新列.但是,对于每一行,新值还取决于其他一些行.

这是一些虚拟数据

colnames <- c('date','docnr','clientid','values')
docnr <- c(1,2,3,4,5,6)
dates <- c('2017-01-01','2017-02-01','2017-03-01','2017-04-01','2017-01-05','2017-02-05')
clients <- c(1,1,2)
values <- c(10,14,7,9,19)
df <- data.frame(cbind(dates,docnr,clients,values))
names(df) <- colnames
df$date <- as.Date(df$date,format = "%Y-%m-%d")

df
        date docnr clientid values
1 2017-01-01     1        1     10
2 2017-02-01     2        1     14
3 2017-03-01     3        1      4
4 2017-04-01     4        1      7
5 2017-01-05     5        2      9
6 2017-02-05     6        2     19

我想要做的是,每一行(由docnr唯一标识)获取日期和客户端ID,并找到具有相同clientid和更早日期的所有其他行.

然后,我想从这个子集中计算一些东西.例如,我想要该子集中的总行数以及该子集的所有值的总和.

所以对于这个示例数据,我希望:

date docnr clientid values counts totals
1 2017-01-01     1        1     10      0      0
2 2017-02-01     2        1     14      1     10
3 2017-03-01     3        1      4      2     24
4 2017-04-01     4        1      7      3     28
5 2017-01-05     5        2      9      0      0
6 2017-02-05     6        2     19      1      9

目前,我使用for循环:

counts <- numeric(0)
totals <- numeric(0)
for (i in 1:nrow(df)) {
  tmp <- df[df$date< df$date[i] & df$clientid== df$clientid[i],c( "date","docnr","value")]
  cnt <- nrow(tmp)
  tot <- sum(tmp$value)
  counts[i] <- res
  totals[i] <- tot
}
df$counts <- counts
df$totals <- totals

对于700k行的数据帧(尚未完成运行),这个循环显然非常慢.使用doSNOW的并行实现似乎没有更好的扩展.

我尝试过使用sqldf的sql查询,但子查询一次只能返回1个值,这意味着我想要定义的每个新列都运行查询(我想稍后再添加更多的派生列) .

我遇到了一个带有SQL对象的解决方案(Is it possible to get multiple values from a subquery?),但是对象在R的sqldf中不起作用.使用联接不起作用,因为第二个查询需要包含来自第一个查询的信息.

我刚开始使用R(并且我对sql也不是很熟悉),所以如果有人知道更有效的方法,我会非常感激.

解决方法

这里有两行基本R代码,使用ave进行分组.

# get counts
df$counts <- ave(df$docnr,df$clientid,FUN=seq_along) - 1L
# get lagged cumulative sum
df$totals <- ave(df$values,FUN=function(x) c(0,head(cumsum(x),-1)))

这回来了

df
        date docnr clientid values counts totals
1 2017-01-01     1        1     10      0      0
2 2017-02-01     2        1     14      1     10
3 2017-03-01     3        1      4      2     24
4 2017-04-01     4        1      7      3     28
5 2017-01-05     5        2      9      0      0
6 2017-02-05     6        2     19      1      9

我怀疑上面的代码会对你描述的数据执行得足够快.但是,data.table是一个推荐的包,用于处理可能有数十亿行的数据.与data.table中的上述代码类似

library(data.table)
setDT(df)[,c("counts","totals") := .(seq_len(.N) - 1L,shift(cumsum(values),fill=0)),by=clientid]

其中seq_len(.N)填充seq_along的角色,shift在前面的代码中填充c(0,– 1))的角色.

这将返回一个data.table,其值与上面相同.

df
         date docnr clientid values counts totals
1: 2017-01-01     1        1     10      0      0
2: 2017-02-01     2        1     14      1     10
3: 2017-03-01     3        1      4      2     24
4: 2017-04-01     4        1      7      3     28
5: 2017-01-05     5        2      9      0      0
6: 2017-02-05     6        2     19      1      9

数据

df <- 
structure(list(date = structure(c(17167,17198,17226,17257,17171,17202),class = "Date"),docnr = c(1,6),clientid = c(1,2),values = c(10,19)),.Names = c("date","clientid","values"
),row.names = c(NA,-6L),class = "data.frame")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与技术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dio@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


什么是设计模式一套被反复使用、多数人知晓的、经过分类编目的、代码 设计经验 的总结;使用设计模式是为了 可重用 代码、让代码 更容易 被他人理解、保证代码 可靠性;设计模式使代码编制  真正工程化;设计模式使软件工程的 基石脉络, 如同大厦的结构一样;并不直接用来完成代码的编写,而是 描述 在各种不同情况下,要怎么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案;能使不稳定依赖于相对稳定、具体依赖于相对抽象,避免引
单一职责原则定义(Single Responsibility Principle,SRP)一个对象应该只包含 单一的职责,并且该职责被完整地封装在一个类中。Every  Object should have  a single responsibility, and that responsibility should be entirely encapsulated by t
动态代理和CGLib代理分不清吗,看看这篇文章,写的非常好,强烈推荐。原文截图*************************************************************************************************************************原文文本************
适配器模式将一个类的接口转换成客户期望的另一个接口,使得原本接口不兼容的类可以相互合作。
策略模式定义了一系列算法族,并封装在类中,它们之间可以互相替换,此模式让算法的变化独立于使用算法的客户。
设计模式讲的是如何编写可扩展、可维护、可读的高质量代码,它是针对软件开发中经常遇到的一些设计问题,总结出来的一套通用的解决方案。
模板方法模式在一个方法中定义一个算法的骨架,而将一些步骤延迟到子类中,使得子类可以在不改变算法结构的情况下,重新定义算法中的某些步骤。
迭代器模式提供了一种方法,用于遍历集合对象中的元素,而又不暴露其内部的细节。
外观模式又叫门面模式,它提供了一个统一的(高层)接口,用来访问子系统中的一群接口,使得子系统更容易使用。
单例模式(Singleton Design Pattern)保证一个类只能有一个实例,并提供一个全局访问点。
组合模式可以将对象组合成树形结构来表示“整体-部分”的层次结构,使得客户可以用一致的方式处理个别对象和对象组合。
装饰者模式能够更灵活的,动态的给对象添加其它功能,而不需要修改任何现有的底层代码。
观察者模式(Observer Design Pattern)定义了对象之间的一对多依赖,当对象状态改变的时候,所有依赖者都会自动收到通知。
代理模式为对象提供一个代理,来控制对该对象的访问。代理模式在不改变原始类代码的情况下,通过引入代理类来给原始类附加功能。
工厂模式(Factory Design Pattern)可细分为三种,分别是简单工厂,工厂方法和抽象工厂,它们都是为了更好的创建对象。
状态模式允许对象在内部状态改变时,改变它的行为,对象看起来好像改变了它的类。
命令模式将请求封装为对象,能够支持请求的排队执行、记录日志、撤销等功能。
备忘录模式(Memento Pattern)保存一个对象的某个状态,以便在适当的时候恢复对象。备忘录模式属于行为型模式。 基本介绍 **意图:**在不破坏封装性的前提下,捕获一个对象的内部状态,并在该
顾名思义,责任链模式(Chain of Responsibility Pattern)为请求创建了一个接收者对象的链。这种模式给予请求的类型,对请求的发送者和接收者进行解耦。这种类型的设计模式属于行为
享元模式(Flyweight Pattern)(轻量级)(共享元素)主要用于减少创建对象的数量,以减少内存占用和提高性能。这种类型的设计模式属于结构型模式,它提供了减少对象数量从而改善应用所需的对象结